2021年刚开始,便有不少年轻人突然离世的消息传出:《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孙侨潞的妈妈发文证实,25岁的孙侨潞因心肌梗死不幸死亡;22岁拼多多女员工深夜下班回家路上猝死。
近年来,进入公众视野的青年猝死事件仿佛越来越多,猝死真的越来越年轻化了吗?1月5日,记者在珠海市中大五院采访了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 心血管病一科主任陈剑博士。
关于猝死,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平时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陈剑告诉记者,老年人猝死多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年轻人猝死则与一些心脏离子通道病有关,但是近年从临床经验来看,年轻人在猝死人群中的占比确实有所增加,而且与心肌梗死相关,部分人甚至在起病之前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血管病高危因素。”近日我们接诊大概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部分患者到院时出现了心脏骤停,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只有21岁。“
猝死年轻化的原因与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密切相关:不合理饮食、过量烟酒、缺乏睡眠和运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都可能成为诱发猝死的危险因素。
“尽管冠心病并非是年轻人猝死的首要原因,但近年来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人群的确有年轻化的趋势。” 陈剑认为,这与媒体报道和公众讨论的趋势一致,更多人已经直观地感受到了年轻病例的增多。“我希望大家要明白一些数据,例如吸烟,如果每天吸20根烟的话,可以增加大约7倍的心肌梗死风险;如果患有糖尿病的话,大约会增加4倍的心肌梗死风险。高血压、高脂血症大概可以增加1~2倍的心肌梗死风险,近期,我们接诊了一位病人,年龄虽然才33岁,但是有20年的吸烟史,还患有糖尿病。”
在惋惜年轻生命逝去的同时,关键还在于加强公众的防范意识。网上不少声音称,可以通过加强体检筛查避免与急性心梗有关的猝死事件,陈剑认为,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有些问题不是一年一度的体检可以发现的,例如血压,不是说一年测一次血压,实际上血压是波动的,有相对固定的高峰和低谷,可能老是测到低谷可能就漏诊了,所以一天要测4次血压,连续测3天,这样的话就更容易发现有没有高血压这样一个危险因素。还有血糖,很多人餐后2小时血糖就已经增高了,但空腹血糖还正常,所以如果有明显腹型肥胖等危险因素,要注意测一下餐后2小时血糖。还有体检不能漏掉血脂指标。”我们接诊的21岁的病患,实际上他并不是无缘无故就心梗,他除了吸烟之外,他以前并没有发现血脂很高,所以青年人血脂很高有部分可能跟家族遗传有关系,这是一个容易被漏掉的一个因素,平时去体检的时候一定关注血脂指标。“
在陈剑看来,高油高盐高糖高热量的饮食习惯、缺乏规律运动、工作压力过大、睡眠时间过少等不良生活方式,是诸多老年病年轻化的根本症结。针对现代年轻人普遍久坐和缺乏运动情况,他建议年轻人一定要少熬夜,多运动。
如果已经难以阻止疾病发生,学会识别异常情况并及时就医便是最后一道宝贵的生命底线。 还是以心梗为例,《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94%的心梗患者表现为胸痛或胸部不适,其他最常见症状为大汗(67.2%)、乏力(31%)、恶心(30.7%)、呼吸短促(29.1%)、肩颈部放射性疼痛(27.9%)、心悸(22.3%)及胃部不适或疼痛(12.8%),只有0.2%的患者无急性症状。 也就是说,心梗在发病前或多或少都有蛛丝马迹,早期识别具有这些特征的患者,如果第一时间选择就医,能够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
“收治的心梗病人中,有一名男性起初感觉胸口有‘紧榨感’,因为没有严重到影响生活和工作的程度,便没放在心上。后来胸口出现疼痛的情况才到医院检查,一看冠状动脉前降支已经几乎就快闭塞,距离急性心梗病发不远。“陈剑告诉记者,其实不少人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胸闷,有闷痛感、紧迫感,甚至有些人会出现濒死感,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警惕可能是心肌缺血的一个表现,如果忽略过去,可能就错失良机了。等到心梗一旦发生,可能有一半的人来不到医院就没了。
医学界普遍认为,出现急性心梗后的黄金救治时间只有2小时,每拖延一分钟,都会有大量心肌细胞死亡。救治方法只能通过放入支架或溶栓的方式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国家卫健委介绍,该救治方法在医学上被称为“早期再灌注治疗”)才能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还没意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患者往往在发病后很长时间才到医院。
2019年的一项前瞻性心肌梗死研究表明,我国急性心梗患者从症状发生到入院平均时间为4小时,29%的患者甚至超过6小时。 陈剑提醒,遭遇急性发病时千万不要随意用药,因为病人往往无法判断用药的准确情景。因此最好的方法还是第一时间拨打120,争取第一时间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