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 :新技术惠及珠海市民!微创融合关节镜成功治愈患者多年腰痛
近日,中大五院脊柱外科开展了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并成功救治10余例患者。40岁的王女士腰痛了数年,进行了各种保守治疗但症状仍反复发作。
“以前碰到阴天下雨、长时间干活的时候会腰痛,现在几乎每天都疼,坐的时间长一点、弯腰都会疼,我的左腿、左脚背都疼,走30米就必须休息,每天睡觉也成了负担,床垫软一些,第二天起床都需要人扶着。”3个月前,王女士腰痛加重,到中大五院脊柱外科就诊。
正常人的侧隐窝间隙在3mm以上,侧隐窝内走形的是神经,而该患者侧隐窝间隙因发育问题,最宽的地方才3mm,所以,她一旦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很容易引起侧隐窝进一步狭窄,引发左下肢麻痛、走路不远等情况。脊柱外科主任吕海介绍,针对该类病情,如采用传统椎间孔镜手术,内镜视野有限、工作通道直径小,手术器械大小及操作受限,容易导致手术失败。
而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采用内镜与器械分离的双或多入路(通道)漂浮三角内镜技术,较传统的椎间孔镜手术具有视野和操作空间大、自由度大、可使用常规手术器械、超声骨刀和磨钻等优势,能完成椎管狭窄等各类复杂手术。
随后,吕海手术团队运用UBE技术在麻醉下行腰4/5左侧双通道脊柱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术,术中成功切除患者突出椎间盘,并对受压的左侧腰5神经根走形的骨性结构进行减压,术中出血不到10ml,术后患者腰痛及左下肢麻痛的症状明显消失,第2天即可佩戴腰围下地活动,术后第4天该患者顺利出院,目前,她已基本恢复至腰痛发病前的生活状态。
吕海表示,与椎间孔镜的单通道不同,UBE通常建立两个通道,一个为观察通道,另一个为器械操作通道。采用漂浮三角技术能够达到椎间孔镜所无法企及的技术“盲区”,在不损伤肌肉的情况下,达到简单、安全、有效的减压,同时,UBE技术视野更加开阔,适用大多数的脊柱疾病,在治疗合并骨性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效果尤为明显,不仅能完成微创腰椎间盘摘除手术还能对严重椎管狭窄进行镜下充分减压。
《珠江晚报》 :中大五院课题组攻克难关 将新冠抗体检测时间缩短至5分钟
本报讯(记者刘联)日前,中大五院脊柱外科和创伤与关节外科,分别采用新技术,成功地为两名患者实施手术,解除病人的病痛。
“以前碰到阴天下雨、长时间干活的时候会腰痛,现在几乎每天都疼,坐的时间长一点、弯腰都会疼,每天睡觉都成了负担。”40岁的王女士长期患腰痛病,经过按摩、针灸,一直没有好转,于是到中大五院脊柱外科就诊。
“正常人的侧隐窝间隙在3毫米以上,这位患者侧隐窝间隙因发育问题,最宽的地方才3毫米,加上她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更容易引起侧隐窝进一步狭窄,引发左下肢麻痛。”脊柱外科主任吕海告诉记者,这类病情怎么按摩、针灸都不会缓解,只能通过手术解决。
吕海团队通过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采用内镜与器械分离的双或多入路(通道)漂浮三角内镜的方法,成功地为王女士实施手术,解决了她的腰痛问题。
据了解,除脊柱外科外,该院创伤与关节外科也有新的技术。日前,黄某不慎滑倒致右髋部剧烈疼痛,站立困难,X片检查提示其右股骨粗隆间骨折。 由于患者右股骨骨折部位较深,周围的重要神经、血管多,结构复杂。
创伤与关节外科副主任蔡喜雨手术团队借助3D打印技术将他的右股骨骨折处打印出来,立体直观地呈现出骨折的形态、骨折块的多少及部位,以便制定更精确的手术方案。
蔡喜雨介绍,以往骨科手术通过X光片或CT扫描,了解病情并制定手术方案,而此次根据患者CT三维重建的数据构建出1:1的3D模型,则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骨折类型,设计手术切口、预演术中步骤,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佳治疗方案。随后,手术团队为患者进行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Intertan),将患者术中有创程度降到最低。
目前,该名患者已病愈出院重返工作岗位。蔡喜雨表示,“3D打印技术对于骨科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如复杂骨折的分型、关节损伤的情况、足踝畸形的严重程度等,使复杂的骨折、关节损伤、足踝畸形等手术变得相对容易,明显缩短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