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 :成功救治!珠海中大五院介入医学团队保住江门长者下肢
记者2月6日从中大五院获悉,该院介入医学团队近日在鹤山市人民医院开展了江门市首例“动脉斑块切除+巧克力球囊扩张成形+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成功救治一名78岁高龄的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
这名患者在江门市获得珠海专家的救治,得益于两家医院的合作协议。早在2019年12月,中大五院与鹤山市人民医院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启动。根据双方医疗合作协议,中大五院将在3年内派出6批专家技术团队赴鹤山市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同时,每年选派不少于4批次,总数不少于20人次的专家到鹤山市人民医院开展技术柔性帮扶,双方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上述患者邓婆婆,患有10多年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一年前,她的两侧小腿开始酸痛、两只脚疼痛;一个月前,她的右脚拇指受伤后一直溃疡未愈合。医生诊断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右足坏疽。
医生检查时发现,邓婆婆的腹主动脉至小腿动脉有严重的动脉硬化、左侧髂总动脉狭窄、双侧大腿段血管多处狭窄,原本小腿应有的三根血管也只剩两根且多处狭窄。因此,邓婆婆因下肢严重缺血引起疼痛和足趾破溃难以愈合,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面临截肢的危险。
中大五院介入血管外科张永裕博士与鹤山市人民医院外一科、影像介入科治疗团队讨论手术方案时,考虑患者年纪较大,血管钙化严重,如果用普通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血管可能不完全通畅,又面临支架内发生再狭窄或闭塞的风险,因此,选择了“动脉斑块切除术+巧克力球囊扩张成形+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手术方案。
据记者了解,与传统球囊不同,巧克力球囊采用特制的镍钛约束丝形成一枕一槽形态,确保扩张压力均匀释放,有效减少夹层出现,避免了补救性支架的植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手术中,手术团队仅在患者左侧大腿根部切了0.2厘米的小口,用斑块切除装置对大腿段血管进行了斑块切除,扩大了血管腔,然后分别用巧克力球囊扩张大腿段血管,再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大腿段血管,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据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下肢动脉壁上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向血管腔内突出引起的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导致下肢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为下肢发凉、麻木、行走后疼痛,甚至足部皮肤破溃、发黑坏死,面临截肢风险,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是该病的高危因素。
中大五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庞鹏飞提醒,中老年人,尤其是平时吸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的人群,如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出现坏死或截肢等严重后果,目前,多数患者均可采用微创方式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斑块旋切等,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
《观海融媒》 :成功救治!中大五院介入医学团队保住江门长者下肢
2月6日从中大五院获悉,该院介入医学团队近日在鹤山市人民医院开展了江门市首例“动脉斑块切除+巧克力球囊扩张成形+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成功救治一名78岁高龄的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
这名患者在江门市获得珠海专家的救治,得益于两家医院的合作协议。早在2019年12月,中大五院与鹤山市人民医院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启动。根据双方医疗合作协议,中大五院将在3年内派出6批专家技术团队赴鹤山市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同时,每年选派不少于4批次,总数不少于20人次的专家到鹤山市人民医院开展技术柔性帮扶,双方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上述患者邓婆婆,患有10多年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一年前,她的两侧小腿开始酸痛、两只脚疼痛;一个月前,她的右脚拇指受伤后一直溃疡未愈合。医生诊断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右足坏疽。
医生检查时发现,邓婆婆的腹主动脉至小腿动脉有严重的动脉硬化、左侧髂总动脉狭窄、双侧大腿段血管多处狭窄,原本小腿应有的三根血管也只剩两根且多处狭窄。因此,邓婆婆因下肢严重缺血引起疼痛和足趾破溃难以愈合,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面临截肢的危险。
中大五院介入血管外科张永裕博士与鹤山市人民医院外一科、影像介入科治疗团队讨论手术方案时,考虑患者年纪较大,血管钙化严重,如果用普通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血管可能不完全通畅,又面临支架内发生再狭窄或闭塞的风险,因此,选择了“动脉斑块切除术+巧克力球囊扩张成形+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手术方案。
据记者了解,与传统球囊不同,巧克力球囊采用特制的镍钛约束丝形成一枕一槽形态,确保扩张压力均匀释放,有效减少夹层出现,避免了补救性支架的植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手术中,手术团队仅在患者左侧大腿根部切了0.2厘米的小口,用斑块切除装置对大腿段血管进行了斑块切除,扩大了血管腔,然后分别用巧克力球囊扩张大腿段血管,再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大腿段血管,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据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下肢动脉壁上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向血管腔内突出引起的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导致下肢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为下肢发凉、麻木、行走后疼痛,甚至足部皮肤破溃、发黑坏死,面临截肢风险,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是该病的高危因素。
中大五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庞鹏飞提醒,中老年人,尤其是平时吸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的人群,如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出现坏死或截肢等严重后果,目前,多数患者均可采用微创方式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斑块旋切等,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
《香山网》 :江门这个老伯险被截肢!危急一刻,他们出现了……
近日,中大五院介入医学团队在鹤山市人民医院开展了江门市首例动脉斑块切除+巧克力球囊扩张成形+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成功救治一名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
78岁的邓婆婆患有10多年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一年前,两侧小腿开始酸痛、两只脚疼痛,一个月前,她右脚拇指受伤后,始终没有愈合,反而开始溃疡,被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Rutherford 5级)、右足坏疽。
检查发现,该患者的腹主动脉至小腿动脉有严重的动脉硬化、左侧髂总动脉狭窄、双侧大腿段血管多处狭窄,原本小腿应有的三根血管也只剩两根且多处狭窄。因此,邓婆婆因下肢严重缺血引起疼痛和足趾破溃难以愈合,如不能及时治疗可能面临截肢的危险。
中大五院介入血管外科张永裕博士与鹤山市人民医院外一科、影像介入科治疗团队讨论手术方案时,考虑患者年纪较大,血管钙化严重,如果用普通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血管可能不完全通畅,又面临支架内发生再狭窄或闭塞的风险,因此,选择了动脉斑块切除术+巧克力球囊扩张成形+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手术方案。
与传统球囊不同,巧克力球囊采用特制的镍钛约束丝形成一枕一槽形态,确保扩张压力均匀释放,有效减少夹层出现,避免了补救性支架的植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手术团队仅在患者左侧大腿根部切了0.2cm的小口,用斑块切除装置对大腿段血管进行了斑块切除,扩大了血管腔,然后分别用巧克力球囊扩张大腿段血管,再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大腿段血管,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据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下肢动脉壁上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向血管腔内突出引起的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导致下肢缺血的老年人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主要症状为下肢发凉、麻木、行走后疼痛,甚至足部皮肤破溃、发黑坏死,面临截肢风险,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是该病的高危因素。
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庞鹏飞主任提醒,中老年人,尤其是平时吸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的人群,如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出现坏死或截肢等严重后果,目前,多数患者均可采用微创方式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斑块旋切等,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
中大五院介入医学中心简介
中大五院介入医学中心是珠江口西岸规模最大的高水平介入诊疗中心,是中山大学介入放射学研究所依托单位。中心主任为中大五院院长单鸿教授。中心下设神经介入科、介入血管外科、肿瘤微创介入科,被评为珠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是珠海市静脉血栓防治示范基地、全国出血中心介入治疗示范基地、全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化试验基地,具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质。中心拥有常规DSA手术室3间,复合手术室2间;年门诊量近2万人次,手术量5000余台。
诊疗范围
神经介入科常规开展脑动脉瘤栓塞术、脑血管狭窄成形术、颈动脉 - 海绵窦瘘栓塞术、脑血管畸形栓塞术、脑血管栓塞取栓术等神经介入手术;介入血管外科常规开展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腔内成形 / 斑块旋切 / 支架成形术,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消融 / 射频术,下肢动 / 静脉血栓抽吸术,浅表及内脏血管畸形栓塞术,淋巴管畸形及淋巴管瘘栓塞术,自体 / 人工血管动静脉瘘透析通路建立及修复术,中心静脉狭窄腔内成形 / 支架植入术,门静脉高压肝内门体分流术等介入手术;肿瘤微创介入科常规开展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以及其他多种肿瘤的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微波消融 /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最新肿瘤治疗技术,食管、气管狭窄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术,经皮胆道引流 / 支架植入术,经皮胃造瘘术,并开展疼痛相关微创介入治疗。
专科特色
神经介入科成立了高级脑卒中中心,极大地缩短了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针对复杂颅内动脉瘤开展了血流导向装置植入及动脉瘤电凝治疗等新兴技术。介入血管外科针对累及锁骨下动脉、颈动脉、肾动脉等复杂主动脉相关疾病开展了分支支架、覆膜支架体外开窗及原位开窗手术;针对复杂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于国内较早开展了PTIPS/DIPS 手术。肿瘤微创介入科于国内较早开展了经皮肿瘤粒子植入治疗,载药微球动脉栓塞等肿瘤介入领先技术。
教学科研
介入医学中心现有医生39名,其中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4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4名;博士学位学历30人,硕士学位学历33人。科室注重科研与教学的提升,与国内高等院校及综合医院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科研合作。本中心自成立至今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26项,包括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及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项目。以第一作者单位共计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Radiology、Hepatology、Gut、Gastroenterology、ACS Nano、National Science Review、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Bio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等高水平期刊论文。同时作为PI单位主持开展了使用HepaSphere载药微球治疗晚期肝癌(HCC)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除教学科研外,本中心成功主办了广州介入论坛(2016年、2019年)、中国医院协会介入医学中心管理分会成立大会(2018年)等诸多全国性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