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乏力、肌肉疼痛,大多数人会以为是骨骼肌肉出了问题,但有种罕见病也会出现上述症状,如不能及时确诊,患者可能持续出现四肢肌力下降、行走困难,甚至卧床。
近日,49岁的彭某突然四肢乏力、肌肉疼痛,某医院诊断为多发性肌炎,但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患者随即出现了肌无力进行性加重,合并有吞咽困难,近端肌肉有压痛。为寻求进一步诊治,彭某来到中大五院治疗。
入院后,中大五院神经内科主任毕方方查体发现,患者起病急、进展快,且发病前无感染前驱病史,四肢乏力且肌无力以近端为主,并出现肌肉明显萎缩、吞咽困难,肌酶明显升高。完善肌炎抗体谱、肌电图、双侧大腿MRI及肌肉病理等检查后,患者被明确诊断为“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予激素冲击及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血清肌酶明显下降。
资料图片:医生为患者诊断中
毕方方介绍,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NM)是因某种免疫介体传递不足,引起的一种免疫功能亢进或免疫力低下的疾病。临床特征以成年为主,女性多见;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一般在数天至数周内进展为严重的对称性近端肢体无力,也可影响远端肌力;一般无特征性皮疹或皮肤改变;可出现肌肉疼痛、关节疼痛、雷诺现象(手指受到寒冷等刺激后变白变紫);可出现吞咽障碍、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损害。
“肌肉疾病发病率较低,疾病谱广泛,病因复杂,临床症状相似,且诊断手段复杂(肌肉活检、基因检测、抗体检测),因此,其诊断或鉴别诊断一直以来是一个难点。”毕方方表示,只有正确诊断才能合理用药,争取获得更好的预后。
目前,中大五院神经内科联合病理科、风湿免疫科、儿科、皮肤科、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正在建立肌肉病理诊断平台,进一步完善神经病理诊断体系,为患者制定有效合理的诊疗计划,让罕见、疑难、危重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文章链接:https://pub-zhtb.hizh.cn/s/202211/26/AP6381ac37e4b04f29fdcf06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