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你的故事,照亮你的心灵
---邂逅叙事护理
康复医学科 李雨思
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康复科病房一如既往的忙碌,我看了一眼工作白板,出院、入院的病人已经排的满满当当,今天又是一个忙碌的工作日。
“小刘,今天新收的病人情况怎样?”作为护理组长,我如常巡视病房,特别是新入院病人,我会特别留意。
“患者左侧肢体肌力是0级,坐位平衡0级,发病3周了,神志清醒,基本情况还可以。”责任护士小刘说。在她眼里,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风病人。
“好的,我们一起去看看病人的情况。”我如平日一样与责任护士一起去看病人。这是一个女性病人,61岁,脑梗死恢复期,意识清楚,查体还算配合,我发现她的情况并没有那么差,左下肢还是有微微的活动,肌力能达到1级了,家属对她的期望还是很高的,希望她能站起来。于是,我如常鼓励了病人几句,病人虽然对答切题,但总是寡言少语,多数给我的回应都是点头示意。对于新病人,刚到一个病区,接触新的医护人员,病人刚开始是不会跟我们说太多的话的,对于这一点,我是理解的。于是,我和小刘按部就班安排病人去做康复评估和运动治疗。
转眼到了下午,病人的儿子跑过来找护士,于是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护士,护士,我妈躺在床上,怎么叫都叫不醒!”
叫不醒?昏迷?再发脑梗?我脑海一下子涌出这几个词语!我们赶紧跑去看病人,到了床边,我叫了一声病人:“陈阿姨!”病人睁开眼睛,表情淡漠地看了我一眼,很快又转头闭上了眼睛。患者呼之能睁眼,我就放心了一半,起码不是昏迷。然后看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测生命体征等等,都是正常的。就在我们忙碌的评估病人的时候,病人突然用健手摆了一下,不耐烦地嚷了一句:“别吵,我要睡觉!”这句话一下子把病房里紧张的气氛打破了。病人儿子看着病人,噗嗤笑了出来:“妈,原来您是装睡的,您可把我们吓一跳了!”我们心里紧绷的弦终于松了下来。
但是,病人为什么要装睡?为什么不愿意去做康复治疗?
如果这个时候询问病人,她根本就不愿意说话,也问不到什么。我想到了最近学习的叙事护理,每个患者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难道陈阿姨有故事?
于是我找病人的儿子详细了解陈阿姨的情况。原来陈阿姨在退休前是单位里的会计,业务能力很强,退休后也是老有所乐,经常参加老年广场舞活动,还是一支老年舞蹈队的队长,但是现在陈阿姨不幸中风了,一下子从健康人进入病人的角色,她的内心是无法接受的,她一直都很好强,如今却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坐起、吃饭、活动。
“早上你鼓励她的时候,她还是很配合,谁知道,做了一个上午的康复运动,她发现她的左边肢体根本不听使唤,怎么努力都不行,中午回到病房就直摇头,唉——”她的儿子叹了一口气。
我回想了一下护理心理学里临床病人的5个心理反应阶段: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和接受期,从病人的表现看她应该经过了协议期(她早上愿意听我的话去做康复),今天开始尝试了一下康复治疗,感觉到自己恢复的几率很小,心理上又进入忧郁期,放弃了康复的希望。而从康复专业来看,陈阿姨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可以沟通和交流,尚无其他并发症,目前处于康复黄金期,只要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是有很大的希望站起来,如果医护人员不去干预病人的情绪变化,任由病人放弃治疗将会错过康复黄金期。于是,我要马上行动起来。
“陈阿姨,我是护理组长小李,今天我评估了您的情况,您的情况不至于那么差,您康复的机会是很大的。”我站在床边,对陈阿姨说。
陈阿姨依然冷漠的看着我,没有说话。
“听说您以前跳舞可好看了,还拿了奖的呢!”我继续说。
陈阿姨的眼神流露出了一丝惊讶,她没想到我会知道她的故事,她带着有些自豪的语调,开声了:“是啊,我们舞蹈队拿了很多奖呢!唉,但是现在。。。”
陈阿姨终于说话了,我心里暗喜,这次,找到突破口了:“您看,您病情最危险的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病情平稳了,来到了我们康复科,当然就是来康复的啦,您要积极配合我们练习坐、练习站、还要练习走路哦!”我继续趁热打铁:“您跳舞能拿奖,应该是付出了很大努力的吧。您现在生病了,就像您在舞蹈上遇到的一个困难一样,只要经过努力付出,也是可以克服困难的。您要拿出您跳舞的力量去战胜现在的困难!而且现在您是康复黄金期,您要抓住这个阶段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我相信您是可以恢复起来的。”
陈阿姨有些疑惑地看着我。我在想,不行,鼓励的力度还不够,还要给她加点油!这时,邻床的一个病人回来了,这个病人肌力已经恢复到3级,正处于练习走路的阶段。来的太巧了!我心里一阵暗喜。我赶紧抓住机会:“陈阿姨,您看,这个阿姨刚来我们科的时候也是跟您现在的状况一样的,她现在已经能站起来练习走路了!”邻床的病人也非常给力:“是啊,我刚中风的时候,一边动不了,现在可以走路了,这里的医生真的很厉害的!”
“真的吗?康复运动是不是很辛苦啊?您平时都做什么康复治疗啊?”陈阿姨好像找到了知音,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两个阿姨你一眼我一语地聊了起来。
我轻轻的退出了病房,我感到很欣慰,经过耐心的开导,陈阿姨主动开口说话了,她愿意去交流、去沟通了,我知道,邻床那位病人康复的经历对于陈阿姨来说,是个极大鼓舞,病友之间这种正能量的传递,也是增强病人康复信心的一种心理护理。
第二天,我去病房看陈阿姨,陈阿姨看起来精神不错,头发一丝不苟的盘在头上,原来她早早就梳洗完毕,准备去做康复了。看来我的干预有了效果,希望陈阿姨能早日康复起来。
在那天以后,我一直关注陈阿姨的康复情况,我知道,病人康复的过程是缓慢而艰辛的,当某个肢体的功能恢复到达一个平台期的时候,病人总会有失望和放弃的想法,叙事护理需要护士去倾听、共情,感同身受,当陈阿姨出现沮丧的时候,我总是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感受,我也同样把我所看到的希望传达给陈阿姨。
经过2个疗程的康复,陈阿姨慢慢地从站立到练习行走。她儿子笑着对我说:“我妈慢慢恢复到以前的精神气了,她现在爱说话了,还爱去鼓励别的中风病人,呵呵!”是的,我很欣慰地看到,虽然陈阿姨身体上还没有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是她乐观向上的性格却在感染着别人,甚至还被病人们戏称为“康复标兵”。我也总是把陈阿姨的康复经历告诉病人们,鼓励他们与病魔做斗争。
叙事护理能够使患者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诉说内心的痛苦和需求,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有助于其医疗救治和疾病康复。通过这次对陈阿姨心理历程的成功干预,我切身感受到了叙事护理的力量,它更贴近患者的心声,与患者共情、理解患者所感,它超越了护患沟通的一般法则,运用好它,让“叙事”的力量照亮你我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