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入血管外科短短的一个星期里,我收获满满。
本来在实习轮科的计划里,没有介入科的实习。当得知要去介入血管外科实习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在上学的时候,书本里面也没有学过关于介入的临床和护理知识,我带着介入科是个怎样的科室?介入科是治疗什么疾病的……这些疑问开始了一个星期的实习。经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我喜欢上了这个科室,也在不舍之中出科了。
介入科,顾名思义是进行介入诊疗的科室。介入治疗不像传统需要开刀的外科手术,同时,也不是一种靠药物来治疗的内科,它介于两者之间,所以美国医生命名为intervention(介入干预的意思),即介入治疗。它是一种新兴的学科,采用微创的方式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用导丝或导管进入血管,再利用相关的器械或药物进行相应的治疗,按治疗范围可以分为肿瘤介入、非肿瘤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心脏介入等。
我有幸在晶晶护长和碧丽老师的安排下,观看了三台介入手术,有AVF造影+抽栓+取栓+球囊扩张术和胆道造影+必要时胆道引流更换拔出术以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观摩学习后,我对动静脉瘘和肝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深刻地认识到护理工作想要做的更好,掌握临床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我也从疾病应该要这么护理转变成为什么要这样护理的理念。就如AVF是血透病人的“生命线”,维护好这条生命线,是介入科医务人员的工作之一。治疗动静脉狭窄的手术中,大概的手术流程是医生在B超机的帮助下找到合适的穿刺点将导管和导丝送入到狭窄的血管段,再通过球囊将血管重新扩张,使流过动静脉瘘的血流变通畅,通过这个手术让动静脉瘘能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其实就好比小河有段被泥沙淤积,水流不通畅了,而介入科的医生要做的就是将狭窄淤堵的河流疏通,让水能流的更顺畅。而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要观察患者的内瘘是否通畅,为什么要触诊患者的内瘘要有震颤和搏动,听诊为什么要有杂音,这都是血流能顺畅的流过血管,动脉血冲击血管壁的声音,同时也要观察术后是否有肿胀等病情变化。我还明白了使用了同样的药物,不同的病人护理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注入造影剂后,有些患者我们会让他多饮水,让造影剂尽快排出体外。而动静脉瘘术后的病人因为肾功能衰竭,不能多饮水,所以一般在术后都会尽快的进行血透,一方面是检验术后内瘘的血流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过滤掉造影剂等。
还有一台TACE的肿瘤介入治疗,它不用开刀切除就能有效控制肿瘤,通过向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剂,以“毒死”、“饿死”肿瘤,此技术常用于肝癌的治疗。这种介入手术治疗其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小,相对于外科手术“开胸开腹”,内科放化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真正做到绿色微创治疗的目的。
此外,除了观看介入手术。我还在碧丽老师的指导下和小组成员一起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首次护理教学查房,通过此次教学查房,我对腹主动脉瘤的治疗和护理等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
非常感谢老师们的精心安排,让我们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病房的工作中,我明白了护理工作重在细微之处。33床的阿婆,由于讲话不清无法正确表达与我们沟通;因为不习惯在床上小便,导致尿潴留,情绪激动,非常躁动,胡言乱语,夜间无法入睡。一开始夜班的老师没有发现问题的所在,医生开了镇定和安眠药物都无法缓解。最后,贻丹老师查房时发现阿姨膀胱又大又硬立即帮阿姨进行导尿,导出了大约700ml尿后,阿姨变得安静许多,并且能安稳地入睡了。之后请泌尿科会诊,发现确实是由于尿潴留才导致阿姨如此症状。这件事让我学习到了,作为一名护士,需要非常的细心。我们是把患者病情报告给医生的第一线,只有我们正确地发现了问题,才能让医生正确的对症治疗患者。
在介入血管外科的实习,感觉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段时间取得的进步和获得的知识成果都离不开晶晶护长、碧丽老师和贻丹老师的耐心教导,老师们能听取我们的建议,理解我们的想法,尽力的帮助我们。能到介入血管外科实习,我感到非常的幸运!
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嘉应学院医学院
杨婷婷
20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