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流感高发季,很多人因此自行服用感冒药,殊不知,这种不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的习惯,存在极大的健康隐患。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收治了一名因不规范服用感冒药导致肝衰竭的患者。
70岁的黄奶奶因感冒自行购买服用了感冒药后,眼睛发黄、小便如浓茶色,到中大五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谷丙转氨酶1071.80U/L(正常值为9-50U/L),总胆红素372.70μmol/L(正常值为0-26U/L),凝血酶原时间28秒(正常值为9.8-12.1秒),被诊断为急性药物性肝衰竭。
感染病防治中心副主任、感染病二科主任洪仲思团队立即进行了“药物+中药结肠灌洗+血浆置换”联合治疗,患者病情迅速得到控制,现已好转出院。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以及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所诱发的肝损伤,亦称药物性肝病。
洪仲思主任介绍,药物性肝损伤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断病例逐年上升,占非病毒性肝病的20%-50%。中大五院每月平均收治近20余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潜伏期差异很大,1天到数月皆可,通常1-4周。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有肝脏生化指标不同程度的升高;部分患者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胀痛及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淤胆明显者可有全身皮肤黄染、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肝衰竭或亚急性肝衰竭。慢性患者可进展为肝纤维化、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等,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心理和经济负担。
洪仲思主任提醒,市民服药后若出现身目黄染、尿黄、肝功能异常等,要尽快到正规医院专科就诊。此外,肝功能异常、慢性肝病基础者,代谢能力下降的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或低体重,心、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服药。
文章链接:
http://health.china.com.cn/2023-05/11/content_42363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