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刀医生在广东,患者在新疆,空间上的距离并没有阻断手术的顺利进行。近日,中大五院院长林天歆教授主刀,成功开展了一台跨越5000多公里的远程国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左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为一名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伴肾积水的新疆喀什患者解除了病痛。
一次手术:隔空操刀千里之外除病痛
3个月前,60岁的孔阿姨左侧腰部突然疼痛,检查发现左肾积水,但没有引起重视;近日,她疼痛逐渐加重,到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地一院”)完善各项检查后,被确诊为左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伴肾积水,需要手术治疗。
相比传统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手术机器人不仅能提高手术精准性和稳定性,还可有效减小手术创口、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术前,双方就“一带一路 健康新疆”粤喀 5G 远程机器人泌尿外科手术项目召开启动会
为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效果,林天歆教授团队、喀地一院泌尿外科团队讨论后,建议患者进行机器人辅助手术,经评估和沟通确认后,手术机器人非常符合患者的各项要求。
手术于7月23日进行,由林天歆教授在广东主刀实施手术。
远程实施手术
“跨越5000公里,但5G信号检测正常、机器人测试正常、画面延迟最大不超过70ms,跟在病人床旁手术一样感觉不到延迟,患者成功麻醉、患者体位已按要求摆放……”手术当天,喀地一院泌尿外科团队完善术前准备后,林天歆教授在5000公里外,全神贯注地坐在机器人操控台前,看着屏幕上的手术室实时画面,开始实施手术。在广东、喀什专家团队1个多小时的密切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不到10ml,第2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
“此次,5G 远程机器人泌尿外科手术项目落地喀什,得到了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大力支持。”喀地一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吴源泉表示,近年来,依托广东援疆力量,医院聚焦医学前沿领域,持续取得突破性成果,进一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惠及和造福了一方百姓,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一致认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是医院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的又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为喀什地区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高效的手术选择。
一种示范:“中国智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动能,为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手段。
手术现场
林天歆教授表示,作为大学附属医院,进一步推动床诊疗技术创新、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针对我国的手术机器人长期依赖进口,设备耗材价格昂贵,迭代频繁度高的难题。林天歆教授带领团队联合技术单位,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攻克了主从双向映射控制、仿生关节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更进一步突破了九轴联动多级传动技术、单臂集成设计,独创“肘关节藏袖”设计,成功研发国内首款单臂单孔机器人,在图像延时、操作范围、手术导航等诸多方面达国际领先。
目前已装机47家医院,完成了1200多台机器人手术;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这款“中国智造”的手术机器人已获阿联酋医疗器械进口批准,正逐步走向全球。
文章链接: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0869975572826931972&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track_id=01DD2F33-2E78-4C6D-A383-78E7BB4D1FF9_743665600971&share_to=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