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为世界肾脏病日(World Kidney
Day),3月10日,我市各大医院都开展了关于肾病的义诊活动。“其实,人们对于肾脏病还不够重视,在南方沿海地区,肾病的发病率是很高,尤其是痛风性肾病,前期没能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中大五院肾内科主任李中和提醒市民,很多疾病往往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
症状
高尿酸血症引发多种疾病
慢性肾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不管是国外数据或是国内的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其发病率均在全国人口的10%以上,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达1.2亿以上。“如果慢性肾脏病得不到有效合理的治疗,最终将发展到慢性肾衰尿毒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李中和指出,据不完全统计,珠海全市正在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在1000人以上。
而在沿海地区,海鲜、蛋白质、富有嘌呤的食物和富含果糖的饮食增加,使得高尿酸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长,10年期间增长10倍以上。很多市民都知道尿酸高会引起痛风,熟不知尿酸与肾脏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高尿酸血症可导致肾脏危害,促进原有肾脏病进展。”李中和解释说,高尿酸性肾病的表现形式主要为慢性高尿酸性肾病(间质性肾炎),急性高尿酸性肾病(急性肾衰),尿酸性结石(尿路梗阻)和肾积水等。相关数据也表明,中国痛风患者约1700万,其中20%—25%患者有痛风性肾病。因此,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越高,发生慢性肾病的风险越大。
而且高尿酸血症除了促进了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意外,还与其他多种疾病相关。比如,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血尿酸水平越高,未来5年发生痛风的可能性越大。血尿酸也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合并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还可引起糖耐量异常。同时有研究显示,无论性别,高尿酸是普通人群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患者中,也有70%患者同时合并高尿酸血症。
提醒
摄入嘌呤总量比限制某一食物更重要
由于高尿酸血症的沿海地区发病高的特征,也不难证明饮食习惯和结构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食物中的嘌呤可增加血尿酸水平,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促进痛风发作;酒类可通过减少尿酸从肾脏排泄,从而导致血尿酸浓度增加;果糖则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发生,间接减少尿酸排泄。
所以,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在调整生活方式,较少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等相关伴发病及吸烟等危险因素之外,核心就是饮食控制,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慢性肾功能不全及高嘌呤人群,意义更大。
“但传统观念中禁食一切含嘌呤高的食物也不完全正确。为了避免因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不能满足机体日常营养需求,控制饮食嘌呤总量比限制某一食物更重要。”李中和特别提醒道,现代流行病学研究及短期干预研究表明,动物内脏,啤酒等部分高嘌呤饮食是痛风的危险因素。可同时也发现一些高嘌呤食物并不增加血尿酸水平,如富含嘌呤的蔬菜,豆制品等。而一些低嘌呤含量的食品对痛风也存在危害,如富含果糖的水果苹果、橙子,以及含糖饮料等。
而沿海地区经常吃食用的海鲜按嘌呤含量分三类:风尾鱼,沙丁鱼,鱼卵,虾类,贝壳类,白带鱼等属于较高类;海鳗,白鱼,鲑鱼,鲢鱼,三文鱼等属于中等,吞拿鱼,大比目鱼,蛤类,秋刀鱼,鳝鱼等含嘌呤较低。前两类海鲜,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人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后一类可适当摄入。
此外,家禽类的肉皮中嘌呤含量最高,若过多摄入可导致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但相对于海鲜及红肉,家禽肉蛋白对血尿酸的影响最小。因此,推荐优先选择该类食品作为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
对于既往认为豆类食品可升高血尿酸,可诱发痛风发作。事实上,豆类尤其是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还会流失一些嘌呤成分,不但不会使血尿酸水平增加,反而可降低血尿酸,对痛风有保护作用。而低脂或脱脂奶及酸奶也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临床观察更表明,每日2杯以上脱脂牛奶的人群较每日1杯者痛风发作率低59%。
还有认为红酒不增加痛风的发病率,而且还具有保护作用,最近研究表明适量可不增加痛风发作,但过量(大于300毫升)对痛风的发作也有风险。
相关链接
许多成年肾脏病实际从儿童时期开始
今年世界肾脏病日的主题是“预防慢性肾脏病应从儿童开始”。李中和告诉记者,其实部分成年人的慢性肾脏病可能是由儿童时期迁延不愈而来的,如各种不同原因造成的儿童急性肾损伤,恢复不良,导致多年后发生慢性肾脏病。还有一部分是原肾脏病的并发症造成的继发性肾损伤。儿童的慢性肾脏病不仅仅导致儿童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还将引起儿童时期的以后医疗的问题。事实上许多传染性疾病导致儿童死亡都与肾脏受累密切相关。大量数据表明,成年人的高血压蛋白尿及慢性肾脏病在儿童时期都已存在,有些甚至早在宫内及围产期就已存在。
今年世界肾脏病日的目的就是普及“许多成年肾脏病实际从儿童时期就开始”的这个概念。从而认识到儿童时期就存在高危因素及事件,就有可能识别早期干预有慢性肾脏病高危风险的人群。
不同于成人,儿童慢性肾脏病主要原因是先天性或遗传性的。而常见病因包括先天性肾脏及泌尿系畸形占48%—59%,肾小球肾炎占5%—14%。由上可知,儿童肾脏病治疗策略不同于成年人肾脏病治疗。儿童肾脏病的防治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防治、优生优育更为重要。尤其是目前国家二胎政策放开后,很多夫妻为了怀孕未经诊断就尝试各种中药偏方,都是存在隐性危险的。应该尽量避免感染、少用药物、早期筛查、早期干预。
撰文 本报记者 殷贝 摄影 本报记者 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