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疗服务>科室专家>二级科室管理

二级科室管理

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 护理园地 临床药学 专家团队 医生团队
基础介绍
  • 科室名称: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口腔中心          
  • 负责人:

    李祥伟          
  • 科室电话:

    0756-2528203          
  • 电子邮件:

    zdwykqzx@126.com          
  • 微信公众号:

              
  • 科室地址:

    医院2号楼、第1~2层楼          
学术地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口腔中心是口腔全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珠海市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实习教学基地,还是毕业后继续教育和实践基地。口腔中心集口腔医学诊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包括10个口腔医学亚专科,口腔医学技术辐射珠海、中山、江门、香港、澳门和台湾等粤港澳大湾区和珠江西岸地区。口腔中心具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担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命题和审题专家1人,省、市级口腔医学学会、专委会、医师协会主委(会长)、副主委和常委8人(届),各类学术(学会)委员50人(或届次),兼任珠海市中小学校健康副校长1人。口腔中心设有口腔医学教研室,承担口腔医学本科、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和毕业后人员的教育教学任务,在医院领导下和在高水平医院建设进程中,口腔中心争创省、市、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和珠江西岸区域口腔中心。

技术优势

口腔中心按10个亚专科设置,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扬团队合作、协同发展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以培养有专科特色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理念为指导,为患者提供口腔疾病诊疗修复一体化就诊体验为导向,提供现代化、舒适化、一体化的口腔诊疗(包括会诊、义诊和转诊)服务。

1.大学底蕴的衬托。以中山大学为依托,大学学科门类

齐全,可为口腔医学与物理学、化学、材料学和生物学的学科交叉、创新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撑条件。

2.平台作为技术保障。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作为中山大

学唯一布局在粤港澳大湾区西极的直属附属医院,接受中山大学直接领导。根据中央、省、市和学校有关要求,医院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围绕战略咨询、政策研判、举措落地等环节,建立完善议事决策咨询委员会机制,切实发挥医院各类别委员会的科学决策辅助作用。

3.合作教授的技术支持。口腔中心不断强化自身团队建设,

并先后与国内外多位教授建立合作关系,为口腔中心人员技术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医疗服务技术优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研究方向

口腔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大致分为口腔医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及转化等3个方面。 

1.口腔医学临床研究

口腔疾病流行病学研究;企业发起的口腔疾病诊疗药物、材料和器械的各期临床试验

研究者发起的注册类/非注册类药物、材料和器械临床研究;口腔临床罕见病例(体征)、疾病大数据和生物信息学研究;实用性口腔诊疗制剂、材料和器械的研究与开发;

口腔科诊室、手术室控制医源性感染的方法及效果评价;口腔科水路系统无(除)菌措施及效果研究;口腔科空气(气溶胶)无害化处理措施和相应设备研究;口腔科优化临床诊疗流程的医护配合模式研究;口腔科诊疗器械的科学管理流程研究;口腔科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2.口腔医学教学研究

口腔医学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口腔医学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模式探索研究;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口腔医学通识课程研究;面向大众口腔健康科普知识宣教方法学研究;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和训练的实践与效果研究。

3.口腔医学科研与成果转化

口腔颌面组织发育、修复与再生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口腔生物材料研究与开发;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口腔疾病诊疗修复自动化(导航)技术(设备)研究;吞咽功能康复、重建和辅助吞咽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种植体周骨整合及机理研究;仿生种植体的研究与开发;激光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机理研究;口腔微生物共生和致病机制研究;力学与骨组织生物学信号转化机制研究;口腔癌细胞侵袭和淋巴结转移机制研究;口腔科粘固类材料的理化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口腔科印模材料制取印模精准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科室简介

口腔中心依据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划分为10个亚专科,各亚专科的工作职责、本科室特色和教育培训等具体情况如下:

1.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颌面外科拥有珠海市唯一独立的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牙椅4张,现行病房床位数18张,至2021年末将迁入新址,届时病床数将达到30张。高级职称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兼职教授1人;口腔颌面外科能开展所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除了承担本院日常的门、急诊诊疗工作外,还负责珠海市高新区、香洲区和金湾区等基层医院口腔科的口腔颌面外科疾患的临床会诊任务。口腔颌面外科每年收治患者200-250例,完成手术近180-230例。对唇腭裂、涎腺肿瘤、颌面部多发性骨折、颌骨囊肿、口腔癌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已达到省内的先进水平;可开展牙颌面畸形矫正术(正颌手术);常规开展口腔癌根治性手术+颈淋巴清扫术;颌面部组织缺损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术(包括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肌皮瓣)等外科治疗技术。

2.牙体牙髓科

牙体牙髓科拥有牙椅6张,专科医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3人。能开展牙体牙髓病学各项常规诊疗技术;对疑难根管治疗、复杂牙体病、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等诊治技术已达到省内的先进水平;常规开展微创根管治疗、超声根管治疗、显微+镍钛根管治疗和复杂根管外科治疗等先进技术。

3.牙周科

牙周科具有牙椅4张,专科医师5人,经专业化培训的洁牙技师7人,开展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常规牙周病诊疗以外,通过牙周外科手术、膜龈联合根治手术、牙龈成形术等技术解决广大病患的牙周健康问题。在不断提高牙周临床诊疗技术和完善临床服务能力之余,全科医护人员努力做好全民口腔健康知识普及和宣教工作。

4.口腔粘膜科

口腔粘膜科设有牙椅3张,高级职称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主要诊治口腔黏膜糜烂、溃疡、斑纹、水疱等病症,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综合征、扁平苔藓、白斑、变态反应性疾病及各种唇、舌、粘膜等疾病。口腔黏膜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并能对与口腔黏膜疾病相关的龋病、根尖周病和牙周病等进行精细治疗。

5.口腔修复科

口腔修复科具有牙椅6张,专科医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3人,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硕士生导师1名。能开展口腔修复各项常规诊疗技术;对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诊治技术已达到省内的先进水平;并开展了口腔颌面缺损赝复体修复、复杂牙列缺损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固定-种植联合修复等先进技术。日门诊量100余人次。诊疗范围包括:1)各种牙体缺损修复,如桩核,全冠(全瓷冠,金属烤瓷冠),嵌体。2)缺牙修复,包括单个或多个牙缺失或全口修复,如不同材料的固定修复(全瓷桥,烤瓷桥,粘接桥等),活动修复(不同金属种类的铸造支架,胶连义齿),全口义齿(普通基托,不碎胶基托,金属基托,三层/五层色牙等)。3)美容性及矫正性治疗,如采用贴面修复(易美,超薄,烤瓷)改善四环素牙,氟斑牙,牙间缝过大,过小牙,扭转牙等。

6.口腔正畸科

口腔正畸科具有牙椅7张,医师5人,其中,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4人。能开展口腔正畸科各项常规诊疗技术;对各类错合畸形的诊治技术已达到省内的先进水平;并开展了自锁托槽矫正技术、隐形矫正技术等先进技术。

7.口腔种植科

口腔种植科具有牙椅5张,3个独立种植手术间,3台种植机,1台超声骨刀机。全部采用国际一线种植品牌瑞典诺保科种植产品,包括Nobel Active, CC, Replace Select,以及意大利BB种植系统。义齿加工单位为国内知名的洋紫荆公司和家鸿公司。目前有3个副高级种植专科医师,还有4名初、中级医师,能完成各种种植和修复病例。每年种植量有300余例。

8.儿童口腔科

儿童口腔科具有牙椅3张,专职医生3人,开展儿童舒适化牙病诊疗、牙髓血运重建和根尖诱导成形术等常规儿童牙病诊疗以外,通过窝沟封闭、涂氟防龋、透明冠、金属预成冠和培养良好刷牙习惯等技术和方法解决广大儿童病患的口腔健康问题和增强患儿和(或)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在不断提高儿童口腔临床诊疗技术和完善临床服务能力之余,全科医护人员努力做好全市及周边地区儿童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普及和宣教工作。

9.口腔预防科

口腔预防科主要工作包括门诊诊疗和社区服务两部分。医院临床工作主要包括儿童口腔疾病和成人的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和牙周病的诊疗;高危人群的龋病管理;口腔疾病的预防和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卫生指导。社区服务主要包括学龄前儿童的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如定期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定期口腔检查、窝沟封闭、局部专业用氟、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口腔常见疾病等,以及建立社区口腔健康档案和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工作。特色专业工作涵盖龋病的预测与预防;龋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诊治;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与口腔卫生指导;社区、学校口腔卫生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口腔预防临床试验项目;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等。

10.口腔放射科

口腔放射亚专科具有2名专职技师。其中,1位技师具有近20年的放射医学工作经验,能够熟练使用影像设备高效满足口腔医学影像数据需求。口腔科放射科拥有意大利Newtom品牌CBCT和PSPIX等最新牙科影像设备,CBCT的应用明显提高口腔疾病诊断的精准性,为正畸科的牙齿矫正方案确定、种植术前数据获取、牙周疾病治疗前后对比、骨组织疾病的诊断等提供了精确数据和更详尽的影像信息。实现服务器存储CBCT和曲面断层片等影像资料,利用网络存储和图像传输系统(PACS)的技术支持,通过计算机对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显著提高图像质量和清晰度,保证数据安全,提高门诊患者就医效率,降低患者对射线的吸收率,诊疗环境条件不断优化。

官方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