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03年那场“非典”战役吗?没有枪声,没有炮响,医护战士在不眠不休中与病魔作斗争。一批倒下,另一批立刻冲上……那时的我还是名初中生,无法理解当时的“战役”。第一次阅读《护士长日记》是2013年,一本小小的、薄薄的书,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描绘得真实感人,未加修饰地记录着临时病区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心路历程。可曾想到2020年的春天,“新冠”的来袭,作为战士的我,深深地感受到前辈们当年的没有怨言,没有退却,迎难而上。以入舱日记为自己留下点故事,在老的时候,慢慢阅读……
2月4日终于接到那期待已久的“命令”,需要我到新冠诊疗六区支援。作为埃博拉护理应急梯队的成员,每年穿脱防护服操作考核都是“家常便饭”,但这次不再是演练,我当晚在家反复观看穿脱防护服视频。2月5日一早在六区报到后,在林护长、郑护长的帮助下,迅速熟悉各班次的职责分工和新冠期间的各种工作指引、流程,让我尽快投入到我的新角色“内舱护士长”。内舱护士长的职责主要是做好内舱护理质量和卫生员工作质量的督导等,落实持续质量改进,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2月6日我第一次进舱,在缓冲间穿防护服的时候,准备进舱接班的妹妹关心地问了我一句“护长,你紧张吗?”,记得我当时笑着回答道“紧张肯定有的,但是你们都那么勇敢,我肯定也是可以的,加油!”。每天一查房,走一圈就已经过去了2个多小时,我从一开始多说几句就气喘吁吁,也慢慢适应了张口呼吸,从一开始的正常声调,练就了穿上防护服后的“大嗓门”。我们梳理了无菌用物的统一效期管理、物品有效补给流程、治疗车用物摆放规范、舱内环境的管理和双人核对制度的落实流程等。还记得那是弋燕第一次进舱,我和她一同准备进舱,我们相互鼓励,她说了一句“有你在,我就没有那么怕”,那一刻我明白了,也许“内舱护士长”不单是质量的督导,更是护理团队的“精神食粮”—护士长一直和你们在一起,我们一起加油!
在内舱工作中,我觉得最感恩的是有一群没有医疗知识背景的卫生员勇敢地加入到一线,为内舱病区提供保洁保障。来到六区工作第二天,内舱卫生员正好也换了,我的工作重点就是带着她进舱,陪着她工作,“盯”着她出舱,看到这里你是否会觉得护长对卫生员的考勤管得那么严,其实不然,那是对她负责,在工作过程中督导她对各种消毒浓度、流程是否已经熟悉,是否有正确落实手卫生,是否做到一房一手套等等,给予她关心和鼓励,最重要就是正确脱防护服环节,才能真正保护到她,更是实现“零感染”的重要措施。这些都是舱内实地考核项目,在都达标的情况下才能独立行动。在每次准备出舱的时候,我都习惯性地往舱内污洗间瞧瞧,每每看到环境整洁,用物摆放整齐,还有你们出舱时候的笑容,很受感动,匡阿姨和蓝阿姨真的很棒,非常感谢在抗疫期间遇到了你们,我们一起加油!
除了内舱护士和卫生员的工作督导外,“内舱护士长”更为重要的职责是“常常去安慰”,安慰那些看似被孤立的人儿,从来都是“话痨”的我此刻都有迷茫过,我应该如何查房呢?如何去关心他们?而我又能帮到他们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迅速向各个诊疗区的护士长“取经”,慢慢地迷雾变得稀薄,方向更明确了。有时是防护服上的鼓励话语,有时是关心他们吃得习不习惯,有时是问候天气转凉被褥是否够暖和,有时是帮忙换换尿不湿看看有没有臀红、拉肚子,有时是耐心倾听他们的“苦恼”,有时是帮忙抱抱宝宝让妈妈去上个洗手间,有时是提供几张A4纸给孩子写个作业、练练字、画画,有时是教会他们关注公众号及时查看自己报告,有时是情绪激动时刻给的一个拥抱。正是这些琐琐碎碎更能体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他们不曾被“孤立”,还有我们一同并肩作战。总有那么些瞬间让我感动,敲开门“等等先别过来,我马上带口罩”,没有陪护的12岁小然开心地说“护长阿姨,昨天加的汤不错哦”,湖南妹子小吕看到送餐时多了一小瓶辣椒酱说“谢谢护长的贴心”等等。相信胜利不远了,我们一起加油!
这是一个故事,一个经历,见证着在2020年的春天我们一同勇敢过、燃烧过、努力过、成长过,共同迎接春暖花开,战役必胜!
作者:彭爱清,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护士长
图片来源: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