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年来我国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直线上升,但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在程志斌看来,“肿瘤是人体变化、衰老过程中整个免疫力下降的一种表现。人们没有必要去惧怕肿瘤,就像没有必要去惧怕衰老一样。” 了解、正视、积极预防和治疗才是重点,诚如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
清晨6点,中大五院放疗中心内,经过“晨检”的直线加速器已经开始预热,直到晚上12点,甚至凌晨1点,它每天要为150多位肿瘤患者进行精准的放射治疗。
从2003年,该中心引进第一台西门子直线加速器开展普通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以后的十年间,它填补了珠海在肿瘤放疗领域的空白,让患者能够在本地就近治疗。2013年,“功成身退”的老机器被更高端的新一代直线加速器取代,在图像引导、精准定位、调强放射治疗、自适应放射治疗等专业术语背后,中大五院副院长、肿瘤防治中心、肿瘤放疗科主任程志斌对其“精准放射治疗”的解读是:“在最大限度的杀死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组织。”
就是这样,尽管近年来我国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直线上升,但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在程志斌看来,“肿瘤是人体变化、衰老过程中整个免疫力下降的一种表现。人们没有必要去惧怕肿瘤,就像没有必要去惧怕衰老一样。” 了解、正视、积极预防和治疗才是重点,诚如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
MTD:多学科专家组团式诊疗接轨国际
到底应该先放化疗,还是应该先手术?淋巴结清扫多少范围?手术后何时开始辅助化疗?如果是在以前,或许很难想象一二十名不同专科的医生聚集在一起讨论一个病案。那大多发生在影视剧里,或者是特殊的案例和人群中。但现在,每天早上8:30到9:30,这一幕已经被作为日常工作排在中大五院肿瘤防治中心日程表上。程志斌告诉记者,这就是MDT(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多学科团队协作。主要是通过在确保正确诊断和准确评估的基础上,整合应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外科手术、药物化疗、靶向治疗、超声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综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提供最佳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诊疗肿瘤的关键在于正确的首诊,但由于肿瘤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疾病,肿瘤治疗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向,合理地、有计划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因此很难由单一科室完成,在国际上,MDT一直扮演着多学科协作先行者的角色,避免过度诊疗和误诊误治。
而如何把手术与放疗、化疗有机结合,不同治疗方法的顺序时机如何安排,放化疗的剂量多少,即使是同一种病,不同个体的治疗也不一样。程志斌说,MDT最重要的两个原则,一是全面评估,二是规范化、个性化治疗。或许可以这样比喻:“它就像给临床医生一个弹簧床,借力跳得更高”,同时,又打破了肿瘤治疗 “盲人摸象”的窘境。以前,如果肿瘤患者先看外科,那么就先做外科手术治疗;先看内科,就先做化疗。不同医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技能和资源,为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果更多的取决于遇到擅长某一专科的医生,而不是严谨的医学。
此外,与其他多科会诊不同的是,MDT小组人员相对固定,病例讨论也是制度化的,让更多普通的患者得到更加丰富的治疗资源。就医更加方便、诊治更加精确、治疗方案个体化……这些,都是MDT模式推行以来,患者看不到,却可以感受到的改变。
高危:谁被锁定还不自知
据统计,我国癌症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均高居世界首位,因为大部分肿瘤早期并无太多明显症状,诊断时80%的患者已经处于局部晚期或晚期,治愈率也比较低。所以,肿瘤的早诊早治尤显重要。
程志斌分析指出,肿瘤的发生是经过多因素参与的多阶段病理过程。相较而言,肿瘤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五种:其一,家族有癌患者人群。研究发现,癌症是个体遗传基因变异和致癌物质相互作用导致的。其中有些肿瘤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其二,中老年人群。虽然癌症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生,但肿瘤发病高峰还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三,常接触致癌物质人群。多指职业肿瘤,比如放射线工作者、铀矿及反应堆工作人员等。
其四,有癌前病变的患者。一些癌症在发病前,可能会出现某种良性疾病,但是却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变为肿瘤,要了解和防治这些癌前病变,及时制止癌前病变的出现。不要拖延治疗时间,或到不正规的地方接受检查或治疗。其五,不良生活习惯人群。饮食、作息、运动、工作压力等都可能是致癌的因素。特别是饮食方面,经常抽烟、喝酒、熬夜,吃发霉、熏制、腌制、烤制、油炸和过热的食品,自行乱用药,不运动,患癌症可能性要比生活习惯好的人要高很多。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焦躁也往往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综上, 程志斌提醒市民,好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定期体检,积极参与癌症筛查项目,都是早期预防和诊治的重点。逃避和讳疾忌医的心理往往会耽误很多本可以早发现疾病的机会。
化疗:不要“谈虎色变”
每每谈到化疗,许多人首先联想到不断的呕吐和脱发,精神萎靡,或者身体虚弱。尤其做完手术切除后,患者通常很难理解,为何挨了一刀,还要遭罪。此时,中大五院肿瘤化疗科主任医师张红雨往往会反复解释,对于可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化疗对于防止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有重要价值。否则,既然原发病灶已经切除,一两年或三五年后的转移从何而来?
其实,转移病灶大多是术前已存在而临床检查不能发现的微小转移发展而来。这些存在但各种检查手段无法查出的微小转移病灶,导致一部分病人术后经过一段时间肿瘤“复发、转移”。如何对付这些 “逃逸”并“潜伏”着的肿瘤细胞,只有采用化疗。实践证明,大多数肿瘤术后辅助化疗对提高生存率有益处。肿瘤发现越晚,发生转移的概率越高,因此对于分期较晚的病人,医生通常会推荐病人术后及时进行全身化疗,以求消灭或控制这些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病灶。而对于不可切除的肿瘤,若无靶向治疗或内分泌治疗的机会,化疗也是唯一可控制肿瘤的手段。
张红雨坦言,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化疗毒副反应因人而异,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化疗反应。若因为一时的恐惧而断然拒绝化疗,尤其是化疗敏感的肿瘤,是不应该的。而且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很多药物都可以帮助减轻化疗的副反应。“在医学上,医生不能全都对,但是一个已经成熟的治疗,是不应该被怀疑的。”
癌痛:其实不用忍耐
癌痛作为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伴随性疾病,治疗现状不容乐观。据统计,我国癌痛发生率为61.6%,其中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对于这个话题,感到沉重的不仅是患者和家属,还有医生。中大五院放疗科副主任、珠海市抗癌协会疼痛与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思阳告诉记者,疼痛不仅会降低患者身体机能及对肿瘤治疗的耐受力,还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精神负担,丧失求生意志。因此,如何控制疼痛,已成为癌症治疗中的重要一环,甚至是晚期癌症患者追求生命最后尊严的唯一要求。
其实很多情况下,影响及时、合理治疗癌痛的原因并非完全是经济因素,更多的患者担心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部分医务人员也存在“重治癌、轻治痛”的错误观念。但在王思阳看来,“疼痛也是一种疾病,无需忍耐。通过规范治疗,完全可以达到缓解。”而且,用药不足也是不合理用药,提高癌痛规范化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强调综合处理。要合理应用有效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法控制肿瘤进展,并对症止痛,才有可能稳定地控制癌痛。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王思阳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对待癌痛治疗有一定的“偏见”。比如,认为麻醉药品宜在疼痛剧烈时使用,或者能部分缓解疼痛即可。事实上,临床实践证明,及时、按时使用镇痛药,不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可用镇痛强度低的药物,使用最小剂量。如果等到疼痛剧烈时才使用镇痛药,或会出现难治性疼痛。理想的镇痛治疗效果应该是让癌症患者在不痛的情况下休息、活动、工作,而不是挑战自己的忍痛点。
对于阿片类镇痛药,也无需有太多顾虑。它们无封顶效应,只要疼痛加剧,就可增加用量。其不良反应除便秘外,大多数是暂时性的,也是可以耐受的。因此,不是只对晚期癌症患者才使用最大耐受量,也不应出现不良反应就立即停止用药。至于其“成瘾性”,只要癌症患者疼痛病因得到控制、疼痛消除 ,随时可以停用。对长期大剂量用药的患者逐渐减量,避免停药太快出现疼痛症状及戒断症状即可。而阿片类药物使用后是否导致精神依赖性与剂型、给药途径及给药时间有关。一般采取口服或透皮方式给药,危险性很小。
此外,还有人将吗啡视为“毒品”。其实不然,此类药物的用量要由医师根据病情需要与患者的耐受能力决定,不受其剂量的限制。只要疼痛控制不完全,就可以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完全无痛。王思阳强调,科学、规范地止痛,可以使90%的癌痛得到有效缓解,癌症病人也可以轻松快乐地生活。
相关链接精准解密突变的“密码”
基因、生物、分子影像 实验室年内投用
继2013年预防性切除双侧乳腺后,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去年由于担心罹患卵巢癌,又预防性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由此走入人们视线的基因检测也引发了热议。到底什么是基因检测?国内的检测技术又是否成熟?程志斌肯定地说,中大五院年内将投入使用的与华大基因联合建立的基因检测实验室应该会让珠海市民更多地了解这些生命密码。届时,通过基因测序查找易感基因和突变基因将分别用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也为精准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癌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基因病,所有的癌症均来源于基因突变。尽管突变的原因很多,可在临床上有5%~10%的肿瘤具有较强的遗传倾向,这类患者由于先天遗传携带着某些突变基因,如果还有家族史,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罹患肿瘤的风险会大大提高。
华大曾经参加过美国在全球的基因计划,并发布了国内首个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可一次性检测508个肿瘤相关基因、解读88种肿瘤药物,更有利于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程志斌介绍说,联合实验室建成后还将针对珠海乃至广东鼻咽癌高发的地域性做专门的易感基因研究探索,希望能找到那些“站错队的密码”。
此外,该院还将建立以生物治疗为主的生物实验室和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分子影像实验室。其中,生物实验室主要开展细胞免疫治疗。先将患者的血取样,然后分离成分、培养、并加入对抗药物,再注入患者体内,达到清除癌细胞的目的。
年内,三个实验室都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