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4岁幼童从16楼坠落,在珠海治疗后重新站起来,已康复出院
看着医生护士拿着玩具靠近,4岁小女孩一脸兴奋,刚刚还又蹦又跳的她马上被这份新礼物所吸引,不断奋力摆动身体,试图从爸爸搂她的手里挣脱。很难想象在两个月前,这样一位可爱的小女孩曾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灾难——从16楼的家中坠下地面。
“我们当时真的不敢奢望她还能站起来,只求她活着就好!”小涵(化名)的父母想起这两个月的经历不禁流下眼泪,既是心痛、也是感恩。自入院治疗以来,中大五院医护人员多数次从“死神”手中将小涵抢了回来。不仅如此,经过胸椎复位等高难度手术治疗后,原本出现压迫神经造成肢体活动障碍的病情也得到有效医治,令病患活动如常。近日,小涵已康复出院。
父亲下楼取快递,幼女独自翻越窗户坠楼
2019年5月24日,对于家住中山坦洲的小涵一家来说,可能是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当天,小涵的父亲和平常一样在家中陪伴女儿的时候,突然接到快递来电,让他下楼收件。想着时间不长,小涵父亲便想着独自下楼取件,把小涵一个人留在了家中。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悲剧恰恰就发生这短短的几分钟之间。
当小涵爸爸返回家中时,呼喊小涵名字却无人应答。在屋内再三查找之后仍无发现女儿身影,年轻的父亲开始慌了。不详的预感很快得到了印证。当小涵父亲再次下到小区里面找,竟然看到自己点女儿躺在楼下的草坪边上,口中还渗着鲜血。
事后才得知,小涵是从家里的厨房窗户翻了出去,不慎从16楼摔下。看到受伤的女儿,父亲吓坏了,马上拨打120寻求医护救助。
多脏器严重受损,数次被从“死神”手中抢回
“胸6椎体骨折脱位并不全瘫、右侧锁骨、多发肋骨骨折;双肺液气胸(右肺压缩约30%、左肺压缩约15%);双肺挫裂伤,以右肺为著;肾上腺挫裂伤;左肾挫伤待排……”多处骨折、多脏器严重受损。诊断结果表明,小涵的病情危急。
在从坦洲的医院转诊到中大五院后,小涵马上被送入了ICU。因病情较重,该患儿转入ICU之后出现了严重的心率过快、血压较低和缺氧等症状,病情危重,当天夜里,经过医护人员数次大抢救,她的生命体征终于平稳。
鉴于病情严重,中大五院副院长李中和还组织ICU、胸心外科、脊柱外科、泌尿外科、儿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影像医学部、临床护理和临床药学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制定了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我们越早干预越好。”脊柱外科主任吕海会诊后表示,由于坠楼致使患儿胸椎受损,且滑脱移位的锥体以及产生的骨块碎片压迫着骨髓,致使左侧躯体出现活动障碍。要想恢复活动能力必须进行手术干预,修复受损胸椎部位。
不过,从ICU出来后,小涵术前情况仍不乐观,右下肢肌力由入院时的2级,在短时间内降至0级,刺激不能回缩,说明脊髓受压的地方加重了。“如果太晚做手术,脊髓受压的地方如果压迫的时间太长,会直接影响到患儿后期康复的效果,这样她站起来的机率就变低了。”吕海表示。
手术修复受损胸椎,让患儿得以重新站起来
经过综合考虑,5月29日,吕海手术团队为小涵做了胸椎后路胸6椎板切除、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1个半小时后,完成了减压、内固定等多个手术步骤,术中出血仅100ml,透视见内置物位置正常,复位、减压效果良好。这个手术为小涵成功站起来,正常走路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她安然返回了ICU。
事实上,由于患儿年龄小,伤情重,手术难度极高。患儿双肺挫伤、胸腔积液,放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增加了患儿手术体位摆放难度;手术时间必须严格控制,以防发生肺部感染;手术的器械必须针对患儿进行特殊设计。“为了快速、安全地完成手术,我们的手术团队进行了数十次模拟演练。”吕海表示。
术后第3天,小涵原肌力0级的右下肢,在刺激下有了收缩反应,此后,她的右下肢的肌力日渐恢复。
5月30日,小涵生命体征平稳,撤除呼吸机,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通过踝泵锻炼、直腿抬高和屈膝屈髋等康复锻炼,她的下肢力量恢复良好。目前,她能说能唱,能跑能跳,智力水平与入院前无异。
避免二次伤害,不建议盲目移动高处坠落伤者
事实上,类似小涵这样坠楼后严重受损的急救案例近年来中大五院此前也曾有过接触。如去年10月,15个科室的骨干力量联合诊治,成功抢救了珠海一名从14楼坠落的4岁幼童;今年5月,成功救治一名从2楼坠落的多脏器损伤2岁幼童。
儿童意外坠楼的事件频发敲响了安全警钟。暑假已经来临,儿童的安全问题更应成为家长们心中紧绷的弦。从部分坠楼的案例来看,家长应尽量避免出现让幼童独自在家的情况。防止儿童坠楼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家中飘窗、阳台等处安装防护栏。另外,不要在阳台或者窗户附近放置儿童能够攀爬上去的物件。平时也应多告诫孩子,切勿在阳台、窗台附近玩耍,提高儿童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一般而言,高处坠落伤具有伤情复杂、严重,病情变化迅速的特点。专家表示,一旦发生儿童高处坠落事件,在不清楚脊椎是否受损的情况下,不建议贸然移动孩子,需等待专业的医护人员到场救治。如有必要挪动的,最好能找到担架、平板类物件,借助其进行平移,尽可能减少锥体受损压迫神经的可能性,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南方都市报》:广东4岁女童从16楼坠落奇迹生还,救治关键在这里
南都讯 记者李洁琼 实习生张佩侨 廖曼虹 通讯员张嘉斌 今年5月,4岁女童小涵(化名)从16楼的家中厨房窗台坠落险些丧命。经过珠海市中大五院及时有效救治后奇迹生还。据悉,小涵已于7月18日顺利出院。
7月24日,小涵在父母的陪同下到中大五院换药,南都记者见到了这个被幸运之神眷顾的一家人。小涵的父亲告诉记者,“我们当时真的不敢奢望她还能站起来,只求她活着就好!”见到自己的孩子能站起来走路,一家人非常激动。
两个月前,小涵从16楼的家中厨房窗台坠落在小区的草地上。随后,被送到坦洲医院,再转至中大五院。中大五院ICU王小华主任介绍,因病情较重,该患儿转入ICU之后出现了严重的心率过快、血压较低和缺氧等症状,病情危重。
胸6椎体骨折脱位并不全瘫、右侧锁骨、多发肋骨骨折;双肺液气胸(右肺压缩约30%、左肺压缩约15%);双肺挫裂伤,以右肺为著;肾上腺挫裂伤;左肾挫伤待排……当天夜里,经过ICU医护人员数次大抢救,她的生命体征终于平稳。
5月29日,医院为小涵做了胸椎后路胸6椎板切除切除、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1个半小时后,完成了减压、内固定等多个手术步骤,术中出血仅100ml,透视见内置物位置正常,复位、减压效果良好。这个手术为小涵成功站起来,正常走路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小涵返回了ICU。
据悉,为了快速、安全地完成手术,手术团队进行了数十次模拟演练。”术后,中大五院脊柱外科主任吕海感叹,手术比预期还顺利,医院多学科的配合,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术后第3天,小涵原肌力0级的右下肢,在刺激下有了收缩反应,此后,她的右下肢的肌力日渐恢复。
5月30日,小涵生命体征平稳,撤除呼吸机,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通过踝泵锻炼、直腿抬高和屈膝屈髋等康复锻炼,她的下肢力量恢复良好。目前,她能说能唱,能跑能跳,智力水平与入院前无异。
近年来,珠海发生多起幼童从高处坠落的事件,吕海表示,家长首先要做好对幼童的看护,一旦发现孩童坠落,可以通过观察确认伤情,拨打120救助电话等待救援,千万不可随意抱起孩童,因为这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伤害。
《广州日报》:奇迹出现!4岁女童16楼坠落,康复了!
今天,4岁幼女小涵被父母带回中大五院换药,在护士的牵扶下,她能稳健的行走。但谁曾想到,1个多月前,小涵从16楼坠落,全身多处骨折、多脏器严重受损。
中大五院多学科联手无数次从“死神”手中才将她抢了回来。“我们当时真的不敢奢望她还能站起来,只求她活着就好!”小涵的父母见到自己的孩子能站起来走路,非常激动。
4岁幼女从16楼坠落,被救活了!
“医生,医生,救救我的孩子!”5月24日,中大五院急诊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她年仅4岁,从16楼坠落。据说,因为坠落后在空中曾被树枝挡了一下,因此奇迹般活着,但是全身多处骨折、多脏器严重受损,危在旦夕。
医生正在检查女孩的身体状况。
“胸6椎体骨折脱位并不全瘫、右侧锁骨、多发肋骨骨折;双肺液气胸(右肺压缩约30%、左肺压缩约15%);双肺挫裂伤,以右肺为著;肾上腺挫裂伤;左肾挫伤待排……”多处骨折、多脏器严重受损,这个诊断结果表明,小涵的病情危急。
中大五院ICU王小华主任介绍,因病情较重,该患儿转入ICU之后出现了严重的心率过快、血压较低和缺氧等症状,病情危重,当天夜里,经过ICU医护人员数次大抢救,她的生命体征终于平稳。
李中和副院长组织ICU、胸心外科、脊柱外科、泌尿外科、儿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影像医学部、临床护理和临床药学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制定了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手术前,开展数十次模拟演练
“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我们越早干预越好。”脊柱外科吕海主任会诊后表示,小涵术前情况不容乐观,右下肢肌力由入院时的2级,在短时间内降至0级,刺激不能回缩,说明脊髓受压的地方加重了,如果太晚做手术,脊髓受压的地方如果压迫的时间太长,会直接影响到患儿后期康复的效果,这样她站起来的机率就变低了。
5月29日,在医院手术麻醉医学部团队保驾护航下,吕海主任手术团队为小涵做了胸椎后路胸6椎板切除切除、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1个半小时后,完成了减压、内固定等多个手术步骤,术中出血仅100ml,透视见内置物位置正常,复位、减压效果良好。这个手术为小涵成功站起来,正常走路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她安然返回了ICU。
患儿双肺挫伤、胸腔积液,放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增加了患儿手术体位摆放难度;手术时间必须严格控制,以防发生肺部感染;手术的器械必须针对患儿进行特殊设计。“为了快速、安全地完成手术,我们的手术团队进行了数十次模拟演练。”术后,吕海主任感叹,手术比预期还顺利,医院多学科的配合,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多学科支持,创造多次生命奇迹
术后第3天,小涵原肌力0级的右下肢,在刺激下有了收缩反应,此后,她的右下肢的肌力日渐恢复。
5月30日,小涵生命体征平稳,撤除呼吸机,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通过踝泵锻炼、直腿抬高和屈膝屈髋等康复锻炼,她的下肢力量恢复良好。目前,她能说能唱,能跑能跳,智力水平与入院前无异。
中大五院李中和副院长表示,小涵能救活并康复出院,是一个奇迹;还能康复得这么好,是更大的奇迹。这两个奇迹的产生,每一阶段的救治都十分关键,既要处理当时的各种危重情况,又要进行前瞻性预判,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心血和关爱。
《羊城晚报》:幼童从16楼坠落……中大五院多学科联手成功抢救!
“我们当时真的不敢奢望她还能站起来,只求她活着就好!”7月25日,在中大五院病房内,4岁幼女小涵(化名)的父母见到自己的孩子蹦蹦跳跳地跟医生打招呼,激动地表示。一个多月以前,小涵还是“命悬一线”。
5月24日,中大五院急诊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她年仅4岁,从16楼坠落。“胸6椎体骨折脱位并不全瘫、右侧锁骨、多发肋骨骨折;双肺液气胸;双肺挫裂伤,以右肺为著;肾上腺挫裂伤;左肾挫伤待排……”多处骨折、多脏器严重受损,这个诊断结果表明,小涵的病情危急。
中大五院ICU王小华主任介绍,因病情较重,该患儿转入ICU之后出现了严重的心率过快、血压较低和缺氧等症状,病情危重,当天夜里,经过ICU医护人员数次大抢救,她的生命体征终于平稳。
李中和副院长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制定了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我们越早干预越好。”脊柱外科吕海主任会诊后表示,小涵术前情况不容乐观,右下肢肌力由入院时的2级,在短时间内降至0级,刺激不能回缩,说明脊髓受压的地方加重了,如果太晚做手术,脊髓受压的地方如果压迫的时间太长,会直接影响到患儿后期康复的效果,这样她站起来的机率就变低了。
5月29日,在医院手术麻醉医学部团队保驾护航下,吕海主任手术团队为小涵做了胸椎后路胸6椎板切除切除、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这个手术为小涵成功站起来,正常走路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她安然返回了ICU。“为了快速、安全地完成手术,我们的手术团队进行了数十次模拟演练。”术后,吕海主任感叹,手术比预期还顺利,医院多学科的配合,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术后第3天,小涵原肌力0级的右下肢,在刺激下有了收缩反应,此后,她的右下肢的肌力日渐恢复。5月30日,小涵生命体征平稳,撤除呼吸机,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通过踝泵锻炼、直腿抬高和屈膝屈髋等康复锻炼,她的下肢力量恢复良好。目前,她能说能唱,能跑能跳,智力水平与入院前无异。
中大五院李中和副院长表示,小涵能救活并康复出院,是一个奇迹;还能康复得这么好,是更大的奇迹。
《珠海特区报》:4岁女童从16楼坠落
中大五院多学科联合处置 生命奇迹的再现
本报讯 记者刘联 实习生邹谌辰报道:7月25日,记者在中大五院凤凰国际医疗中心见到回院接受检查的小涵。谁能想到这个能说能唱、能跑能跳的小姑娘,两个月前曾从16楼坠落,是中大五院医护人员从“死神”手里将她抢了回来。
5月24日,中大五院急诊接诊了一位4岁女童,她刚从16楼坠落,多处骨折、多脏器严重受损,病情危急。当天夜里,患儿转入ICU后出现了严重的心率过快、血压较低和缺氧等症状,经过医护人员数次大抢救,生命体征终于平稳。
随后,多学科专家会诊,制订了进一步的治疗方案。中大五院脊柱外科主任吕海说:“胸椎手术时必须非常小心,不能压迫神经,否则可能造成瘫痪,而这种瘫痪是不可逆的。”同时,为了契合患儿的骨骼生长,吕海团队选用了直径3-3.5毫米、长约22毫米的成年人颈椎手术的钉子,为小涵进行胸椎手术。
5月29日,吕海团队为小涵做了胸椎后路胸6椎板切除、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这个手术为小涵能够站起来直至正常走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5月30日,小涵生命体征平稳,由ICU转入普通病房。通过踝泵锻炼、直腿抬高和屈膝屈髋等康复锻炼,她的下肢力量恢复良好。
中大五院副院长李中和表示,遭遇如此严重的伤情,小涵能康复出院,是一个奇迹;现在小涵能跑能跳,智力与入院前一样,是更大的奇迹。两个奇迹的产生,每一阶段的救治都十分关键,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心血和关爱。该例患者的成功抢救,体现了医院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科学处置复杂、危急病症的优势。
《珠报融媒》:4岁幼童16楼坠落 中大五院医护团队从“死神”手中救回她
幼童从16层楼高处坠落,生还几率有多大?答案:微乎其微!
5月24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下称“中大五院”)急诊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她年仅4岁,从16楼坠落,生命垂危。
所幸的是,经1个多月全力抢救,中大五院医护人员成功将她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近日,受伤幼童小涵(化名)康复出院了。
4岁幼童16楼坠落 生命垂危
“医生,医生,救救我的孩子!”5月24日,年仅4岁的小涵从16楼家中窗户坠落,掉落到小区一楼草坪处,随即被送往中大五院救治。
“胸6椎体骨折脱位并不全瘫、右侧锁骨、多发肋骨骨折;双肺液气胸;双肺挫裂伤;肾上腺挫裂伤;左肾挫伤待排……”中大五院ICU王小华主任回忆称,送院时女孩伤情严重,多处骨折、多脏器严重受损,病情危急。
根据病历显示,转入ICU之后,患儿还出现严重的心率过快、血压较低和缺氧等症状,病情危重。当天夜里,经过ICU医护人员数次大抢救,她的生命体征才恢复平稳。
胸椎受损病情加重 数十次模拟演练创奇迹
经抢救后,小涵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然而,因多处骨折、多脏器严重受损,小涵的病情随时都有恶化的可能。
鉴于病情复杂,李中和副院长立即组织ICU、胸心外科、脊柱外科、泌尿外科、儿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影像医学部、临床护理部和临床药学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制定了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让人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脊柱外科吕海主任会诊后发现,小涵因胸6椎体骨折脱位,右下肢肌力由入院时的2级,在短时间内降至0级,刺激不能回缩,说明脊髓受压的地方加重。如果不尽快做手术,患儿很大可能会瘫痪。
“手术该不该做,让医护团队陷入了两难”。吕海表示,当时患儿多脏器受损,手术早做有风险;但要是晚做,患儿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
为抢救患儿,医护团队决定奋力一搏。经会诊,患儿双肺挫伤、胸腔积液,放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会增加患儿手术体位摆放难度;手术时间也必须严格控制,以防发生肺部感染。吕海称,“为了快速、安全地完成手术,手术团队进行了数十次模拟演练。除此外,几乎找不到幼童接受这类胸椎手术的案例,手术器械也必须针对患儿进行特殊设计”。
5月29日,吕海手术团队为小涵做了胸椎后路胸6椎板切除、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1个半小时后,完成了减压、内固定等多个手术步骤,术中出血仅100毫升,透视见内置物位置正常,复位、减压效果良好。
让人欣慰的是,术后3天,小涵原肌力0级的右下肢,在刺激下有了收缩反应。此后,她的右下肢的肌力日渐恢复。“手术比预期还顺利,医院多学科的配合,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吕海感叹道。
多学科联合 打造最强生命抢救网络
经1个多月的治疗,小涵目前已能跑能跳,恢复良好,日前已出院。
“没想过孩子能重新站起来走路。感谢医院,我们无以为报,日后一定小心照顾好她”。看着孩子恢复如常,小涵妈妈激动地握着医生的手,连称感谢。
据了解,近年来,中大五院完成了一系列急救案例。比如,去年10月,15个科室的骨干力量联合诊治,成功抢救一名从14楼坠落的4岁幼童;今年5月,成功救治一名从2楼坠落的多脏器损伤2岁幼童。
李中和表示,小涵能救活并康复出院,是一个奇迹;能康复得这么好,是更大的奇迹。该例患者的成功抢救体现了中大五院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科学处置复杂、危急病症的优势。下一步,还将继续完善应急抢救流程,打造最强生命抢救网络。
《香山网》:珠海4岁女童从16楼坠落!生命危急!中大五院多学科成功抢救
“我们当时真的不敢奢望她还能站起来,只求她活着就好!”近日,在中大五院病房内,4岁幼女小涵(化名)的父母见到自己的孩子能站起来走路,非常激动。1个多月以来,中大五院医护人员无数次从“死神”手中将小涵抢了回来。近日,她康复出院了。
4岁幼女16楼坠落,多处骨折、多脏器严重受损
“医生,医生,救救我的孩子!”5月24日,中大五院急诊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她年仅4岁,从16楼坠落。
“胸6椎体骨折脱位并不全瘫、右侧锁骨、多发肋骨骨折;双肺液气胸(右肺压缩约30%、左肺压缩约15%);双肺挫裂伤,以右肺为著;肾上腺挫裂伤;左肾挫伤待排……”多处骨折、多脏器严重受损,这个诊断结果表明,小涵的病情危急。
中大五院ICU王小华主任介绍,因病情较重,该患儿转入ICU之后出现了严重的心率过快、血压较低和缺氧等症状,病情危重,当天夜里,经过ICU医护人员数次大抢救,她的生命体征终于平稳。
李中和副院长组织ICU、胸心外科、脊柱外科、泌尿外科、儿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影像医学部、临床护理和临床药学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制定了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这场手术开始前经过了数十次模拟演练
“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我们越早干预越好。”脊柱外科吕海主任会诊后表示,小涵术前情况不容乐观,右下肢肌力由入院时的2级,在短时间内降至0级,刺激不能回缩,说明脊髓受压的地方加重了,如果太晚做手术,脊髓受压的地方如果压迫的时间太长,会直接影响到患儿后期康复的效果,这样她站起来的机率就变低了。
5月29日,在医院手术麻醉医学部团队保驾护航下,吕海主任手术团队为小涵做了胸椎后路胸6椎板切除切除、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1个半小时后,完成了减压、内固定等多个手术步骤,术中出血仅100ml,透视见内置物位置正常,复位、减压效果良好。这个手术为小涵成功站起来,正常走路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她安然返回了ICU。
患儿双肺挫伤、胸腔积液,放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增加了患儿手术体位摆放难度;手术时间必须严格控制,以防发生肺部感染;手术的器械必须针对患儿进行特殊设计。“为了快速、安全地完成手术,我们的手术团队进行了数十次模拟演练。”术后,吕海主任感叹,手术比预期还顺利,医院多学科的配合,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硬核实力,多学科支撑下创造多次生命奇迹
术后第3天,小涵原肌力0级的右下肢,在刺激下有了收缩反应,此后,她的右下肢的肌力日渐恢复。
5月30日,小涵生命体征平稳,撤除呼吸机,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通过踝泵锻炼、直腿抬高和屈膝屈髋等康复锻炼,她的下肢力量恢复良好。目前,她能说能唱,能跑能跳,智力水平与入院前无异。
中大五院李中和副院长表示,小涵能救活并康复出院,是一个奇迹;还能康复得这么好,是更大的奇迹。这两个奇迹的产生,每一阶段的救治都十分关键,既要处理当时的各种危重情况,又要进行前瞻性预判,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心血和关爱。
据悉,近年来,中大五院完成了一系列急救案例,比如,去年10月,15个科室的骨干力量联合诊治,成功抢救了珠海一名从14楼坠落的4岁幼童;今年5月,成功救治一名从2楼坠落的多脏器损伤2岁幼童。生死营救不仅是与时间赛跑,还是对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实践检阅。高处坠落伤是常见损伤,具有伤情复杂、严重,病情变化迅速的特点,治疗常涉及多个学科,考验医院的危急联合救治水平。生死往往就在瞬间,前期抢救、手术治疗和后期康复需要有一个快速反应的团队密切配合。该例患者的成功抢救体现了中大五院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科学处置复杂、危急急病症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