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3分钟治愈27年顽疾!中大五院创新术式快速治疗先天心脏病
珠海女性患者唐某今年27岁,近1年来频繁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伴有胸痛,休息后可缓解,没有引起重视。此前她曾在外院治疗,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管型),轻-中度肺动脉高压”,因该院不具备手术条件,她未能手术。
随后,为了得到进一步诊治,她辗转到中大五院心血管外科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如不积极治疗,患者肺动脉高压会进一步加重,很快便会进入心功能失代偿期,如果再出现持续的右向左分流,她将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心衰的风险极高。
为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日前,中大五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心血管外科主任李刚教授带领科室手术团队为唐某实施了非X线下经食道超声引导动脉导管封堵术。手术经正中胸骨下段约5cm的小切口进胸,在心脏正常跳动状态下,借助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应用特制的输送装置,将封堵器直接安放于动脉导管处,关键手术步骤不到3分钟就完成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不日即可出院。
李刚教授表示:“该术式不需要复杂的体外循环过程,没有年龄、体重和外周血管条件的限制,最重要的是没有X线放射性辐射带来的危害,适应症更加宽泛,患者术后恢复很快,无需入住ICU病房,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相对节省了医疗资源。”
据介绍,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因胎儿期连接肺动脉主干与降主动脉的动脉导管于出生后未闭塞所致,主动脉血液经未闭的动脉导管流入肺动脉,肺血流量增加。
正常情况下,左侧心脏只泵血到主动脉,而右侧心脏只泵血到肺动脉。动脉导管未闭时,部分血液由主动脉流入肺动脉。分流量较小者无症状,分流量较大时,在婴儿期可发生心力衰竭,部分患者在1岁以后,因肺动脉压升高,分流量减少,心力衰竭症状会减轻或消失,存活至成人期的患者多伴有肺动脉高压和发绀,而成年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非常高。
《澳门导报》:珠海中大五院3分鐘治癒27歲先天心臟病患者
珠海女性患者唐某今年27歲,近1年來頻繁出現活動後胸悶、氣短,伴有胸痛,休息後可緩解,因工作繁忙沒有引起重視。此前她曾在外院治療,行心臟超聲檢查提示“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管型),輕-中度肺動脈高壓”,因該院不具備手術條件,她未能手術。
她輾轉到中大五院心血管外科就診,檢查結果顯示如不積極治療,患者肺動脈高壓會進一步加重,很快便會進入心功能失代償期,如果再出現持續的右向左分流,她將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心衰的風險極高。
為挽救這個年輕的生命,近日,中大五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心血管外科主任李剛教授帶領科室手術團隊為唐某實施了非X線下經食道超聲引導動脈導管封堵術。手術經正中胸骨下段約5cm的小切口進胸,在心髒正常跳動狀態下,借助經食道超聲心動圖監測,應用特製的輸送裝置,將封堵器直接安放於動脈導管處,關鍵手術步驟不到3分鐘就完成了。患者術後恢復良好,不日即可出院。
李剛教授表示:“該術式不需要複雜的體外迴圈過程,沒有年齡、體重和外周血管條件的限制,最重要的是沒有X線放射性輻射帶來的危害,適應症更加寬泛,患者術後恢復很快,無需入住ICU病房,既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也相對節省了醫療資源。”
據介紹,動脈導管未閉是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因胎兒期連接肺動脈主幹與降主動脈的動脈導管於出生後未閉塞所致,主動脈血液經未閉的動脈導管流入肺動脈,肺血流量增加。
正常情況下,左側心臟只泵血到主動脈,而右側心臟只泵血到肺動脈。動脈導管未閉時,部分血液由主動脈流入肺動脈。分流量較小者無症狀,分流量較大時,在嬰兒期可發生心力衰竭,部分患者在1歲以後,因肺動脈壓升高,分流量減少,心力衰竭症狀會減輕或消失,存活至成人期的患者多伴有肺動脈高壓和發紺,而成年後,發生心力衰竭的風險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