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门人在珠海成功“换肝”!5个家庭因器官捐赠重获新生
“很欣慰,完成了我太太的心愿。”4月8日,在中大五院器官捐献协调办公室里,60岁的周叔平静地讲述。半个月前,他的太太由于骑车遭遇意外不幸脑溢血去世。在ICU病房见妻子最后一面时,他对医生说,“我想捐赠她的器官和遗体。”
周叔主动提出的这个决定,在场的医护人员都吃了一惊。“您确定吗?”面对医生的再次确认,周叔说,“在她生前,我们曾讨论过,如果谁先离开,另一半就为对方签署器官捐赠书。我做了她想做的决定。”
“很感谢捐赠人的大爱,让我重获新生。”在中大五院肝移植病房中,来自澳门的李叔(化名)今年63岁,被肝病困扰长达十年。在等待肝源的200多个日夜里,这一例大爱捐赠者为他带来了希望。如今,“新”肝在李叔的身体里健康地运转。
在这场生命接力赛中,这位来自珠海的大爱捐赠者,将一对眼角膜、一对肾、一个肝脏捐出,为5个家庭带来了生的希望。
等待200多天,“新”肝让澳门患者重获新生
“现在身体感觉非常好,医生说我自驾回澳门都没问题!”在病房中,澳门人李叔已经术后半个月,身体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将于近两天出院,“其实术后第三天,我就感觉身体有很大好转,以前口苦口干的情况也没有了。”
今年63岁的李叔,是一名丙肝患者,被这个疾病困扰长达10年。“在澳门就医的时,医生就建议我这种情况要尽早做肝移植手术。”做了这个决定后,李叔在澳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来到中大五院肝移植科等待肝源。但肝源大小、血型匹配、各项身体指标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匹配。
经过200多天漫长的等待,3月25日,合适的肝源出现了。但是现在正处于疫情期,要不要做这个手术?“不能错过,再等下去身体状况也不允许。”李叔和医护人员达成一致意见,如期开展这场肝移植手术。
“手术很顺利,但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中大五院肝胆外科主任李坚说,捐赠的肝脏血管变异多出一条动脉血管。在移植过程中,器官和血管的精准吻合,关系手术成败,而这条“多出来”的血管无疑给手术增添不少难度。
这场如“穿针绣花术”一般的肝移植手术,比平常多花了1个多小时才完成。令人欣慰的是,在血液回流过程中,却因为这条“多出来”的血管让血液灌注实现了更好的效果。术后恢复良好,李叔的生活重回正轨。
5个家庭迎来希望,两例肾移植患者恢复良好
“我和太太曾经讨论过,如果谁先离开这个世界,另一方就代替对方捐赠器官和遗体。”在中大五院器官协调捐献办公室里,60岁的周叔平静地讲述着,“我感觉很欣慰,我完成了她的愿望。”
周叔和妻子彭女士在珠海生活了20多年,生育一儿一女,儿子今年已经22岁。“儿女都支持这个决定,他们也认同将‘大爱延续’的善念。”据了解,彭女士离世后,将她的一对眼角膜、一对肾脏和一个肝脏都无私捐赠,这些捐赠器官将为5个家庭带来生的希望。
“我们坚信人来时是空、走时也是空,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更多生命,是很好的事。”在周叔一旁的李阿姨,是彭女士的母亲,虽然止不住伤感,但她却说,“我为我的女儿骄傲,为她无私奉献的品格,她真的很伟大。”
更令人感动的是,疫情期间,彭女士作为慈善机构的义工,曾向中大五院捐赠大量口罩等防疫物资。不幸遭遇意外后,彭女士捐赠的一对肾脏,同时也让两名终末期患者迎来新生。这两名患者分别来自东莞和深圳,正处于40多岁的壮年。“这场成功的肾移植手术,让他们可以再重新回归社会、回归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中大五院肾移植专科主任吴家清说。
据了解,这两位肾移植患者都是“二次移植”,这给患者术后恢复带来一些考验。“移植患者的免疫功能弱,我们在患者术后恢复阶段,通过个性化免疫方案和治疗,为他们重获健康提供了保障。”吴家清介绍,目前,这两位患者恢复良好,将与近几天出院。
器官移植事业惠及珠澳两地
中大五院副院长李中和介绍,在疫情期间,器官捐赠是大爱的传递,是珍贵的馈赠,在疫情期间,医院没有中断大爱的传递,但是制定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和流程。
疫情期如何避免交叉感染?李中和介绍,首先是防控,患者需通过核酸检测,完全排除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才能收入院。住院后,所有的陪护人员也需要接受常规的核酸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确保陪护人员是健康状态。
自去年初,中大五院取得肝肾肺器官移植资质以来,为珠海乃至港澳地区居民顺利开展了很多器官移植手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入推进,希望未来珠澳在医疗资源共享方面能够更进一步。”李中和说。
《广州日报》:生死交接:她脑死亡 5人却获新生
今天,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五院获悉,50岁的彭晓彤近日不幸发生意外,全力抢救无效进入脑死亡状态,她的亲人带着不舍与悲痛,尊重她生前的意愿,同意进行器官捐献,一个肝脏、两个肾脏,一对眼角膜,给5位患者带来了新生,而她的遗体,则捐献给一医科大学的作为教学研究使用。
特殊生死交接
3月20日,彭晓彤骑车摔倒后昏迷不醒,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和颅内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双侧瞳孔已散大。
3月25日上午9点,彭晓彤从中大五院ICU被推出,送往手术室,在那里,她将捐出5个器官(1肝脏、2肾脏、1对眼角膜),完成生命的“交接仪式”。
当日早上9点30分,手术开始。
2个小时后,器官捐献手术完成,医护人员为捐献者整理好仪容。
这次3大器官的3台移植手术,即将开始。
等待肝移植的是一名63岁的澳门籍肝硬化患者,医院肝移植团队负责人、肝胆外科主任李坚介绍。
当日11:30,移植手术正式开始。6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当晚即顺利拔除气管插管,26日,该患者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目前,超声检查显示,他的肝脏血流通畅,术后两周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现已出院。
而本次移植手术前两位患者的肾功能已经衰竭,一位患者已经进入规律的血液透析状态,另一位即将开始血液透析,25日14:00,两位患者的肾移植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医院采取了个体化的方案,强化免疫治疗,将二次移植的风险降到最低,目前,两位患者的排尿量恢复正常,准备于近日出院。
此外,彭晓彤的眼角膜被送入中山医眼科中心给另外两位患者还来光明。
移植前的三道筛查
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在手术前经过了三道筛查: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拒绝疫情高发地患者接受手术),检查临床症状和胸部CT检查及入院后24小时一次的核酸检测。
中大五院李中和副院长介绍,这次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完成多个器官的移植手术,对医院来说是一次全新挑战。顺利完成手术得益于医院此前构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防控体系。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按照上级要求,一边严防死守,一边精准治疗,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患者的救治正常开展,有序地为老百姓服务。本例肝移植患者是澳门居民,除了医疗救治,医院还帮助他到珠海就医并及时联系家属,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澳珠一极发展越来越重要,珠澳医疗领域多元合作将越来越频繁。为澳门患者到珠海就医提供了便利,这既是珠澳融合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需要,更是“一国两制”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中大五院医疗服务能力领跑大湾区西岸,是众多澳门居民到珠海就医的首选,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澳门同胞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在危重病、大病、疑难病的治疗上,为澳门同胞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生前就交代捐出遗体
彭晓彤的丈夫是一位在珠海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的泰国人,“疫情期间我和太太都当了小区志愿者,为出入的人们测量体温,还会定期去献血……我们做了很多年的志愿服务,并且在生前就已经决定捐献器官,无论谁先去世,后走的那个要守约同意对方捐出遗体。去拯救更多生命,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彭晓丹的丈夫周勤龙说。
“平时有什么事,我女儿宁可自己吃亏,都不让别人为难,如果不是这场意外,她一定会继续帮助别人。”彭晓彤的母亲说。
“我们当时还跟家属确认:是不是要保留遗体。彭女士的丈夫却说:‘一切都是空的,化为有用才好’。” 自2016年珠海开启器官捐献事业以来,中大五院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医师贾英斌曾先后走进200个潜在器官捐献者的家庭,最终完成了40多例器官捐赠,为许多终末期患者带来新生。
《凤凰网》:珠海:一肝两肾移植成功 三个生命因她重获新生
对于50岁的彭晓彤来说,3月25日这一天,是她告别家人朋友的一天,也是她以另一种方式“重生”的一天。从上午9点到晚上8点,中大五院50余位医护人员通力配合,3个生命重获新生!
一场车祸夺走她的生命
3月20日,彭晓彤骑车摔倒后昏迷不醒,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和颅内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双侧瞳孔已散大。
3月25日上午9点,彭晓彤从中大五院ICU被推出,送往手术室,在那里,她将捐出5个器官(1肝脏、2肾脏、1对眼角膜),完成生命的“交接仪式”。
彭晓彤的丈夫是一位在珠海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的泰国人,“疫情期间我和太太都当了小区志愿者,为出入的人们测量体温,还会定期去献血……我们做了很多年的志愿服务,并且在生前就已经决定捐献器官,去拯救更多生命,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平时有什么事,我女儿宁可自己吃亏,都不让别人为难,如果不是这场意外,她一定会继续帮助别人。”彭晓彤的母亲说。
移植前三道筛查 疫情下的强大防控体系
一个生命悄然离去,播下了生的“种子”。
只是这场器官移植的等待与准备,对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手术在疫情期间,防护的要求比平时严格许多。
接受器官捐赠的患者都是在器官衰竭的状态下,抵抗力远远低于正常人,加上人员流动性较大,容易发生聚集性感染和交叉感染。
疫情防控力度不变,抢救危重病人的力度也不能变。术前,医院组织专家再次进行新冠肺炎筛查,确保手术安全。捐献者和移植患者,均接受多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在彭晓彤失去救治可能后,医护人员仍每日对其进行核酸检测,予以单间隔离,时刻警惕着疫情风险。
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在手术前经过了三道筛查: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拒绝疫情高发地患者接受手术),检查临床症状和胸部CT检查及入院后24小时一次的核酸检测。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按照上级要求,一边严防死守,一边精准治疗,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中大五院副院长李中和介绍,这次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完成多个器官的移植手术,对医院来说是一次全新挑战。顺利完成手术得益于医院此前构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防控体系。
3月25日早上9点30分,手术开始。
2个小时后,器官捐献手术完成,医护人员为捐献者整理好仪容。
一肝两肾移植手术成功 三个生命获新生
等待肝移植的是一名63岁的澳门籍肝硬化患者,医院肝移植团队负责人、肝胆外科主任李坚介绍。
25日11:30,移植手术正式开始。6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当晚即顺利拔除气管插管,26日,该患者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目前,超声检查显示,他的肝脏血流通畅,术后两周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现已出院。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澳珠一极发展越来越重要,珠澳医疗领域多元合作将越来越频繁。李中和表示,“为澳门患者到珠海就医提供了便利,这既是珠澳融合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需要,更是‘一国两制’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中大五院医疗服务能力领跑大湾区西岸,是众多澳门居民到珠海就医的首选,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澳门同胞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在危重病、大病、疑难病的治疗上,为澳门同胞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另外两场手术则是由中大五院肾移植科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吴家清团队执行的肾移植手术。两位患者均是12年前做过肾移植手术的尿毒症患者。医生介绍说,本次移植手术前两位患者的肾功能已经衰竭,一位患者已经进入规律的血液透析状态,另一位即将开始血液透析。25日14:00,肾移植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医院采取了个体化的方案,强化免疫治疗,将二次移植的风险降到最低,目前,两位患者的排尿量恢复正常,准备于近日出院。
一肝两肾移植手术成功,一场生命的“交接仪式”顺利完成。
生者如斯,逝者已矣。对于已经寂然的生命,彭晓彤留下了大爱的火苗,如同散落人间的点点星光,继续散发着光亮。
对于这样的无私与大爱,我们要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你!希望全社会能更多地关注并支持器官捐献,让更多的生命点亮希望之光。
《香山网》:以另一种方式“重生”——生命的“交接仪式”
对于50岁的彭晓彤来说,3月25日这一天,是她告别家人朋友的一天,也是她以另一种方式“重生”的一天。从上午9点到晚上8点,中大五院50余位医护人员通力配合,3个生命重获新生!
3月20日,彭晓彤骑车摔倒后昏迷不醒,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和颅内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双侧瞳孔已散大。
3月25日上午9点,彭晓彤从中大五院ICU被推出,送往手术室,在那里,她将捐出5个器官(1肝脏、2肾脏、1对眼角膜),完成生命的“交接仪式”。
彭晓彤的丈夫是一位在珠海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的泰国人,“疫情期间我和太太都当了小区志愿者,为出入的人们测量体温,还会定期去献血……我们做了很多年的志愿服务,并且在生前就已经决定捐献器官,去拯救更多生命,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平时有什么事,我女儿宁可自己吃亏,都不让别人为难,如果不是这场意外,她一定会继续帮助别人。”彭晓彤的母亲说。
一个生命悄然离去,播下了生的“种子”。
只是这场器官移植的等待与准备,对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手术在疫情期间,防护的要求比平时严格许多。
接受器官捐赠的患者都是在器官衰竭的状态下,抵抗力远远低于正常人,加上人员流动性较大,容易发生聚集性感染和交叉感染。
疫情防控力度不变,抢救危重病人的力度也不能变。防控,必须从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开始。
反复的新冠肺炎筛查
术前,医院组织专家再次进行新冠肺炎筛查,确保手术安全。大爱捐献者和移植患者,均接受多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在彭晓彤失去救治可能后,医护人员仍每日对其进行核酸检测,予以单间隔离,时刻警惕着疫情风险。
移植前的三道筛查
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在手术前经过了三道筛查: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拒绝疫情高发地患者接受手术),检查临床症状和胸部CT检查及入院后24小时一次的核酸检测。
中大五院李中和副院长介绍,这次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完成多个器官的移植手术,对医院来说是一次全新挑战。顺利完成手术得益于医院此前构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防控体系。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按照上级要求,一边严防死守,一边精准治疗,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患者的救治正常开展,有序地为老百姓服务。本例肝移植患者是澳门居民,除了医疗救治,医院还帮助他到珠海就医并及时联系家属,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澳珠一极发展越来越重要,珠澳医疗领域多元合作将越来越频繁。为澳门患者到珠海就医提供了便利,这既是珠澳融合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需要,更是“一国两制”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中大五院医疗服务能力领跑大湾区西岸,是众多澳门居民到珠海就医的首选,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澳门同胞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在危重病、大病、疑难病的治疗上,为澳门同胞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3月25日早上9点30分,手术开始。
2个小时后,器官捐献手术完成,医护人员为捐献者整理好仪容。
这次3大器官的3台移植手术,即将开始。
肝移植
等待移植的是一名63岁的澳门籍肝硬化患者,医院肝移植团队负责人、肝胆外科主任李坚介绍。
25日11:30,移植手术正式开始。6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当晚即顺利拔除气管插管,26日,该患者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目前,超声检查显示,他的肝脏血流通畅,术后两周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现已出院。
肾移植
中大五院肾移植科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吴家清团队为两位12年前做过肾移植手术的尿毒症患者实行二次移植手术。
本次移植手术前两位患者的肾功能已经衰竭,一位患者已经进入规律的血液透析状态,另一位即将开始血液透析,25日14:00,两位患者的肾移植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医院采取了个体化的方案,强化免疫治疗,将二次移植的风险降到最低,目前,两位患者的排尿量恢复正常,准备于近日出院。
1肝2肾移植手术顺利完成。
生者如斯,逝者已矣。对于已经寂然的生命,她留下的大爱的火苗,如同散落人间的点点星光,继续散发着光亮。对于这样的无私与大爱,我们要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你!希望全社会能更多地关注并支持器官捐献,让更多的生命点亮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