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珠海8月1日消息(记者郭翔宇)记者获悉,今年4月至7月,中大五院派出了创伤与关节外科邢百州和介入血管外科张慧涛两位随队医生,分别为中山大学在西沙群岛和南海北部海域的科学考察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在克服晕船和多种海洋特殊情况下,在茫茫深海中搭起临时手术台,解决科考队医疗条件不足问题,获得广泛认可。
晕着晕着就习惯了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有幸跟随中山大学南海研究院科学考察队出征西沙群岛并担任队医,负责西沙群岛航段科学考察期间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对我而言,这既是无上的荣誉,也是艰巨的挑战。”邢百州医生随队的航段为西沙航段,科考时间为今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历时30天。
晕船,几乎是每个队员必经的环节。“刚上船那几天真是度日如年,最怕听到的一句就是‘开饭啦’,下床费劲,吃饭想吐,吐到怀疑人生。”邢百州表示,虽然很多科考队员有过出海经验,但连续航行还是让很多人,包括他在内,出现了晕船反应。他克服反应的同时找队员逐个了解情况,将晕船药品分发给队员并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消除心理负担,经过心理疏导和药物控制后队员们的晕船状况逐渐好转。
“远洋科学考察的机会对我们非常珍贵,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我的任务就是保障每一位队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即使再不舒服,到了作业海区,队员们还是排除万难,积极工作。”邢百州说,晕着晕着大家就习惯了。
海底生物标本采集是科考队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海底的珊瑚、鱼很漂亮,但也潜伏着危险,潜水队员被水母等生物刺伤是比较常见的。
“海洋有很多我们不甚了解的生物,我想,这就是海洋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邢百州介绍,水母刺伤是酸性毒素,给予合适的碱性药物涂抹,加上适当的抗过敏、消肿镇痛治疗,症状慢慢都能缓解,但像羽毛星这类海洋生物刺伤,目前还没有什么特效药,损伤原理也并不清楚。
“有一次,一位队员在潜水作业过程中被海胆刺伤,手掌内残留了多枚断刺,痛得厉害,她很担心无法取出断刺影响工作。我一边安慰她,一边给予消毒,用一个‘小手术’将断刺清除,第二天她就说不痛了。队友的信任让我感到很欣慰。”
摇摇晃晃间,搭了个临时手术台
“在陆地上,小伤很容易处理,但一旦进入深海,因为补给、救援和环境等因素,一个小小的伤口或者差错都可能让我们陷入困境。”张慧涛医生于今年6月6日至7月6日随队在南海北部海域工作。
张慧涛表示,茫茫大海中,在船上集体生活,除了晕船、外伤、眼睛不适、皮疹等之外,最怕发生的是食物中毒、流行性传染病等疾病。
“科考船出发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部分队员出现了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张慧涛介绍,因为船上空间相对有限,人口密度较大,感染性疾病很容易传播开来,一旦传开,后果不堪设想。为做好船上的疾控工作,张慧涛医生成了食品安全监督员和人员手卫生培训老师。
“船上新鲜的蔬菜水果比较缺乏,饮食习惯的改变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发现部分队员吃起了泡面,时间长了肯定不行。”为此,张慧涛又积极与随队厨师和队员沟通,逐渐改变厨师做菜习惯,以避免营养不良导致疾病发生。
海洋科考往往涉及多个课题组、多个不同研究方向的队员。因为时间短、任务重,外加身体不适,部分科考人员生物钟紊乱,不能正常入睡,有焦虑倾向。张慧涛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药物调整后,队员的状况逐渐好转。同时,他还定期对科考人员、船员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做针对性心理辅导。
科考船在海面上受到风浪的影响,不断晃动,科研用仪器设备安装、使用较陆地上明显困难很多,意外情况时有发生。有一名科考队员检修仪器设备时,船身突然晃动,导致他脚下站立不稳,左侧眼部眉弓处受伤,伤口近1.5厘米长,鲜血直流,需要立即进行清创缝合术。
“没有手术台,我们就在会议桌上临时搭建手术台;因伤口在眉毛附近,船上缺乏专业的剪刀,就采用手术刀片一点点修剪毛发。”在船身不断摇晃中,张慧涛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受伤队员伤口愈合良好,几乎看不到瘢痕。
据悉,两位医生从接到任务开始,就积极做好准备工作。除了配齐相关的医用物资、药品之外,在接受大学严格的培训后,他们多方查阅、收集在海上生活、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疾病,并与医院多个学科的同事进行了反复讨论,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预案处理,以将随队科考医疗工作做实做细,为队员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