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殷贝报道:日前,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专家到港珠澳大桥施工现场参观考察工程岛隧工程、桂山岛沉管预制厂、西人工岛、九洲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和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紧紧地跟着专家步伐奔波的,还有几个拎着医药箱的身影,他们就是中大五院的随行医护人员。这已经是该院6年来派出的第22批医疗保健小组。
据悉,自2010年港珠澳大桥开始奠基投建以来,中大五院一直在背后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6年来,他们不畏风吹日晒,带着急救器材和药品,跟着专家们上荒岛、下海底,在出现意外的时候随时确保专家们的生命安全。该院预防保健科主任曾德彰介绍说,他们的任务主要包括汇集各个科室英文水平较高的专业医护人员,每年两到四次为来自国内外的桥梁专家提供24小时的医疗保健服务。专家团最多的时候有近600人,少的时候也有100多人,且年龄都在50到80岁之间,因此医护人员的工作和压力也相对比较大。
预防保健科护士长林红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位80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白天乘船到桂山岛勘察沉管情况,因为海风较大受了凉,出现了晕船症状,加上其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凌晨三点在酒店开始气喘、咳嗽,又不愿意去医院。经中大五院随行医疗团队中呼吸科和老年保健科专家会诊,为其制定了吸氧、平喘等治疗方案,并守护到天亮。老人的病情终于得到缓解,还准时参加了第二天的会议。在林红看来,虽然每次的随行医疗保健工作都比较辛苦,但也被港珠澳大桥专家和建设者们的精神所感动,且由衷的敬佩他们。能够为珠海重点工程的建设者们提供医疗服务让全体医护人员都感到很自豪。
而除了对专家团队的据点和跟踪保健医疗,该院每年还会组织医护人员携带心电图、B超等检测设备,以及针对海上作业发病率比较高的皮肤病、外伤、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用药品到桂山岛和牛头岛为一线的建设工人送医送药,并开展心脏复苏等急救措施的培训。同时,该院的急诊科专门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团队设有绿色通道,如果施工中突发意外伤害,120救护车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应急救援。
采访中,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对中大五院医护人员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表示:“有他们在我们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