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山大学在珠江口西岸唯一一所附属医院,中大五院拥有丰富的医教研资源,也将成为珠江西岸医疗事业的“发动机”。通过近几年长足发展,这家医院取得了哪些成绩?在湾区融合背景下,这家医院又将如何在澳珠一级发挥重要医疗作用?为此,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对话中大五院院长单鸿,听他讲述医院的发展与展望。
南方日报:医院从去年初取得器官移植资质以来,目前工作成效如何?
单鸿:去年初,中大五院获批了肝、肺、肾三大器官移植资质,实现了医疗事业的良好开局。去年3月13日,医院成功完成珠中江首例肺移植手术。截至去年底,医院共完成10例肝移植、4例肺移植、21例肾移植。这表明医院拥有治大病、解决医疗健康领域大问题的能力。
器官移植从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引育和人文关怀等多角度展现了一家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可以说,每一次器官移植手术是都是对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一次检验。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珠海市委市政府、中山大学、省市红十字会和市卫生健康局等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南方日报:人才是医院事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医院在引才招智方面有哪些举措?
单鸿:人才是第一资源。医院近年来每年都会走进欧美众多名校和科研院所,广纳天下贤士。我认为引才聚贤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事业引人,人才来到这里需要有干事创业的机会供他们施展才华;二是平台引人,人才需要有平台去发挥他们的专长;三是环境留人,珠海拥有宜人的自然环境,对于发展医疗健康事业的人才而言,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后是待遇引人。
南方日报:目前医院的引才成果如何?人才为医院带来了什么?
单鸿:近年来,医院相继引进各类领军人才近80人,医院的飞速发展了离不开这些人才的加入。比如,几年前,医院专科数量仅20余个,如今,专科数量达到近50个。每一个专科的设立都需要以对应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为支撑。
再举例看,以前医院胸外科的年手术量是100余台,自从医院引进胸外科专家曹庆东教授以后,医院胸外科进行了重组建设,如今,胸外科年手术量猛增至800多台;医院自从引进心脏外科团队以来,他们开展的多种外科手术都填补了珠江西岸医疗领域空白,让区域外科手术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同时,医院充分发挥优势专科力量,还组建了介入医学中心、心血管病中心和创面修复治疗中心等。这些以疾病为中心建立的大学科群,将会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2020年,医院将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核心,提高医疗安全保障能力,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放心的临床医疗服务。
南方日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背景下,医院将如何发挥所长与港澳展开医疗合作?
单鸿:根据珠海部署,只要有利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珠海都全力支持、倾囊而出。在持续优化对港澳的医疗服务,深化与港澳地区医疗合作方面,医院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
近3年,每年到中大五院就诊的港澳居民平均增长率为144.97%。据统计分析,港澳居民在中大五院就诊多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疑难重症为主。作为一流大学附属医院,中大五院发挥医教研优势,攻关疑难杂症,建设研究性医院的定位,为珠澳两地医疗合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随着珠澳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合作层次的不断提升,珠澳在医疗领域的合作将更加频繁,愈发深入。多重战略布局、政策落地和惠民福利,掀起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热潮。医院已在医学科技创新、医疗资源融合、医学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多个领域与澳门高校、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展开了合作。放眼未来,中大五院将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大科研平台建设,建设国家级区域医学中心,为澳珠极点建设提供重要的健康支撑。